我们最大的误区是,认为“会过日子”就是一分钱掰成两瓣花。其实真正的“会过日子”,是每一分钱都能冲着更好生活的价值上去体现。
会花钱与不会花钱之间,相差的不是钱,而是眼界和格局。
01.
我一个朋友,因为生完孩子要请保姆。男方那边的亲戚说没工作,她婆婆想着都是自家人,长辈照顾晚辈也放心,而且报价低廉,就聘用了。
勤快了两天,性子就暴露了,做事推三阻四的,卫生做的又不干净,放洗衣机里的衣服她不说去帮着晾一下,那是绝对不会动的,就坐着那看电视。
我这朋友坐月子、又要喂奶,本身也不舒服,但碍于是亲戚,而且还是年长的长辈,很多话都不好直接说。这天,发现给小孩的营养品少很多,就跟老公说。
老公大大咧咧的,都是吃的东西,谁吃不一样。认为小题大做了。
有一天,亲戚来找她,说:
楼下王阿姨家的保姆工资都有一万多,我这是不是太少了。你要不给我涨工资,我就不干了。
这一下就把朋友久积的怨气给暴发了,直接就让她走人。
亲戚回老家后就开始说三道四,说我这朋友娇生惯养,给钱也给的少,对她怎么怎么不好的……
这话传到婆婆耳朵里了,听着很不是滋味,面子上也觉得过意不去。
遂打电话训儿子:
怎么的也是长辈,怎么就不能好好对待人家呢,工资少点就给涨点别,这样把人家给打发走了算什么个事嘛。
老公心理不高兴回家跟朋友说,朋友心情也不好呀,闹得两人大吵一架,不欢而散。
钱也花了,还闹得大家都不愉快。
02.
反观我另一个朋友,生活上不肯将就,人情上也不愿意屈尊。她生完孩子后,家里商量着要请一个保姆。她顷刻去高端家政公司,相中了一个经验丰富的保姆。
婆婆也给老公打电话,强力推荐她的农村亲戚,报价低廉:
人家有个女儿在你们那个城市读书,也就是想着帮衬下你们,周末顺便看看女儿,双赢互利。
朋友却坚持己见。老公有些揾怒,觉得又省钱又做人情的事儿,为何要唱反调,还要多花三倍的价格。
朋友说:
我花钱请的保姆,定位是雇佣关系。半买半送的亲戚,那就是人情关系。她并不会因为我们发她薪水而感恩戴德,反而会觉得那是给了天大的便宜让我们占,事做不齐全另说,你能好意思指派她干活?一旦有点小矛盾,还会龙的人尽皆知,丢脸的是你妈。
夫妻两请回了高价保姆后,因为训练有素,经验老道,喂养宝宝有一手,家务活也妥帖。小两口落得清闲,并未像其他新手爸妈那般鸡飞狗跳。
03.
很多女性朋友在当妈妈之后变得很忙,曾经的梦想也会因为“没时间”而无限延顺。
日本女医生吉田穗波,却在陆续生了5个孩子、全职工作的同时,到哈佛留学两年,还出了本书《就因为没时间,才什么都能办到》。
一开始,为了不被孩子干扰,吉田穗波对作息时间进行了调整。
她每天和孩子一同入睡,清晨3点起床,到孩子6点起床之间的三个小时,就是完完全全不被打扰的时间,可以集中精力做想做的事。
早睡早起,乍看之下匀出了大段时间,但如果不改变应办事项的总量,就只是把晚上该做的事挪到早上罢了。
在大女儿生病住院之前,每天,从进家门到睡觉,吉田穗波要准备晚餐、吃晚餐、收拾餐桌、把晾干的衣服收起来、折衣服、收纳衣服、洗澡、洗衣、准备隔天托儿所要用的东西、检查联络簿、回电子邮件、填写文件交给托儿所和公家机关……等等,做不完的例行公事。虽然忙碌,但只要孩子健康,也还能勉强兼顾。
但大女儿住院以后,平时顺畅的生活模式就崩溃了:吉田穗波经常请假,虽然竭尽全力,但那段时间得到的工作评定仍然很低,所以非常焦虑;丈夫也在医疗系统,责任不小,不能请假;爸妈住得远,又还没退休,只有假日能来帮忙;公婆住的城镇,开车要两个小时才能到,而且也不能经常麻烦两老帮忙。
妈妈就劝吉田穗波请人帮忙,一开始,吉田穗波还有些犹豫:请保姆去医院陪女儿像话吗?女儿会不会难过?而且也没富裕到可以请保姆的地步……不过最后,她还是承认光靠自己无力应付,决心请人。
请来的保姆淳子女士40来岁,非常资深,带小孩很有一套,大女儿跟她熟悉后,还会笑着送妈妈上班。后来,大女儿回家休养,淳子女士就介绍了一位明美太太帮忙洗衣服做晚餐照看孩子。明美太太有高中到小学的三个孩子,是个家务能力一流的“超级主妇”,做饭超好吃。大女儿恢复健康后,她每周还来两天。
这样一来,吉田穗波要做的事总量就少了,就有更多时间工作、学习。这让她体会到妈妈应该做“不能被替代的事”,剩下的事就外包吧,只有这样才能生出时间来。
此外,吉田穗波也会买贵一点的车票。比如,在普通车上要站二十分钟,耗费时间精力,不如花钱坐贵一点的新干线,舒服坐着,就能用通勤的时间读书。
04.
很多人认为做家务是女性的重要工作,“家里纤尘不染才算干净”“饭菜一定要亲手做”“不带娃就不配当妈”等等。
像吉田穗波,一开始也是承担了大量家务,她会闷闷不乐,不公平。后来她想通了,教育老公多干家务也得花时间、精力,如果教育不成功就得吵架,只能徒增烦恼。
自从请人帮忙,吉田穗波没了对不公平的忿忿感,心情轻松愉悦了很多,做事更有效率了。
别被所谓的“常识”束缚,自己的生活,规矩自己定。
目录
第一章:为什么人人都要学理财?
第二章:市场上有哪些常见的投资品?
第三章:21天真的能养成习惯吗?
持续更新,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