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游峨山

冬日游峨山

                                                                            黄传修

    今天,是农历腊月25,本应是寒风刺骨,天寒地冻的隆冬季节,可是温和的如同初春季节,闲来无事,吃过早饭,我和儿子商议爬峨山,儿子欣然同意。峨山是小高庄西边的一座小山,共有三个山峰,山上松林片片,草木茂密,虽没有泰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登来也别有趣味。

说走就走,我和儿子拿着一瓶橙汁,又到小铺买了两盒小鞭炮,高高兴兴大踏步前进了。踏着山沟的积雪,沿着山上窄窄的小路,我们向上攀爬,山路非常狭窄,全是枯草,非常滑,很容易摔倒。刚爬了几百米。我们就感到有点热,气喘吁吁,汗水从额头上渗出。不由拉开羽绒服拉链,透透热气,儿子更是连连说:“水、水。”小脸蛋热的就像一个红朴朴的大苹果,非常可爱。我不住的鼓励,“坚持就是胜利”。“等休息一会再走”,儿子上气不接下气地说。于是我们坐在一块干净的大石头上,休息了一会后,继续前行。现在由于适应了,我们的速度提高了不少,于是走走停停,终于爬到山顶。结果眼前的景象令我们非常意外,为什么?原来从山下看到的山头,却是一片平地,地上还有栽种庄稼的痕迹,如玉米、小麦、姜等,真是眼见为实呀!地上的冬小麦由于天气干旱,只是微微露出青模样,没有多少生机,旁边还有一个干涸的水塘。

放眼向四周望去,不远处的山坡上横卧着几处红瓦房屋的山村,孤零零的。儿子在干涸的水塘里放了几个小鞭炮,天气太干燥,唯恐引起火灾,我赶紧制止。我们喝了点饮料后,继续向更高的山峰攀登。由于山头坡度大,再加上树木杂生,枯草遍地,很少有人上来,我在前面开路,抓住松枝和树干,儿子在后面紧紧拽住我的衣服,经过十多分钟的努力。我们终于攀上三座山峰中的最北峰,也是最矮的一座。山头虽不是很高,可是站在山顶,向四下一望,也有一点心胸荡漾的感觉,远处的村庄一排排红瓦房,错落有致。山村间的小路,弯弯曲曲,如同一条条围巾,连接不断。山脚下的盘山公路,盘旋往复,路上的行人、汽车看上去是那么小,如同小人国的差不多,汽车就像甲克虫在蠕动。在我们四处环顾的时候,我猛然发现一个奇异的现象,那就是,从此地向北面望去,向阳的山坡上光秃秃的,没有一棵树,南面背阴的山坡上却是郁郁葱葱,大自然真是造化神奇,人们都说万物生长靠太阳,太阳照到的地方为什么却是这样?于是我趁机考问儿子,让他解释这个现象的原因。儿子思考了一会说:“向阳的一面,光线强,气温高,水汽蒸发快,不利于植物生长,相反背阴的地方雨雪融化渗透慢,反而给树木生长提供了水分。”是呀,虽说万物生长靠太阳,可是水是生命之缘,没有了水,连植物都不会长。利弊转化、阴阳互补,这就是大自然的规律。正在我们沉思间,“咯咯……一只美丽的山鸡从近处飞走了,五彩的翅膀在阳光下闪着光亮。

近些年来,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滥砍滥伐的现象减少,山上的树木多了起来,于是小鸟、野兔等也增加了。夏天,溪水清澈,流水不断,山间野果、药材也越来越多,再次出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

最后我们依依不舍的下山去,我和儿子约定暑假时再到那边最高峰探险,儿子爽快的答应了。“无限风光在险峰”,峨山主峰,你等待我们再来做客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