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近10本时间管理的书籍,在观念上有了颠覆性的变化,例如以下这句话:
“你怎样过一天就怎样过一生。”
曾经我也浅显的认同这话,我们中的大多数人也都会有这样的思维,从一天来思考一生,把自己放在当下这片泥沼里,却不知道为了什么而前进。
可你有没有想过应该用一生来思考一天,知道想要怎样的一生才能过好当下的每分每秒,充满目标与方向地披荆斩棘杀出一条血路。
现在很多时间管理的书籍都在讲如何提高自己做事情的效率,如何节约出时间,仿佛自己是一个被时间蒙蔽双眼的奴隶不停地被抽打着前进,却在原地不停地转圈?
俯览全局,倒推细节:
“你有想过你80岁的时候是什么样子吗?”
也许80岁太远,也许我们太年轻,也许世界变化太快,也许意外与惊喜不知道哪个先来。
李欣频曾在《十四堂人生创意课》中说:“以十年一轮来看,假设你现在20岁,如果照这样的过法,想一想你30岁会是什么样子?你希望是这个样子吗?如果不是你该做怎样的改变?你想成为怎样的人?你希望自己30岁是什么样子?如果你想要完成你心目中的30岁,你现在还有什么不足的地方?请写一个很详细的描述单出来,比方职业、生活状态、经济状况、兴趣、休闲活动,一天及一星期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然后画出一张你想象中的生命蓝图。根据这个蓝本去思考,你还欠缺什么样的能力,所以还应补修哪些课程。”
也许以时间来定义会太宽泛,或者大部分的人也从未考虑过这样的问题,那么我们就以短期目标来举例子。
在《高效时间法》里提到一个很重要的观点:用目标来倒推进程并记入月记事簿。
月记事簿就是类似像日历一样的东西,可以一览全月的重要时间和信息。例如:如果你想在2017年10月左右拿到初级会计职称资格证。首先6月就会出来考试成绩、合格分数线,以便知道需不需要进行明年的考试,那么在月记事簿6月的某一天里面填入考试成绩查询;其次5月的中旬会参加考试,那么在5月上旬就要完成1-3次模拟考试和最后知识点的整合梳理,查漏补缺并且打印准考证;2-4月每天预留出时间集中进行课程的学习和练习。就会出现如下所示:
6月15日填入:00:00查考试成绩,判断是否准备明年的考试。
5月15日填入:初级会计考试
5月14日填入:2本书知识点需要背诵的地方着重记忆
5月13日填入:《初级会计》知识点梳理
5月12日填入:《经济法基础》知识点梳理
5月8-11日填入:查漏补缺
5月7日填入:9:00--12:30模拟机考3.5小时
5月4-6日填入:查漏补缺
5月3日填入:9:00--12:30模拟机考3.5小时
5月1日-3日填入:打印准考证,考点踩点,知道考试时间,休息准备最后一轮复习
4月每一天填入:19:00--22:00《经济法基础》和《初级会计》第二轮复习
3月每一天填入:19:00--22:00《经济法基础》
2月每一天填入:19:00--22:00《初级会计》
这样你2017年2月到6月的月记事簿里每一天都朝着初级会计资格证这个目标前进,并且每一天你需要做什么都很清晰明了。当然了这样做会花费掉你3小时左右的时间,但比起你每天毫无目的,临到考试前1个月才临时抱佛脚,成功率要高太多。
其他目标例如:健身、写书、参加比赛等都可以用倒推的方法进行。重要的是要有从全局推细节的观念,切勿本末倒置。
如何开启你的每一天
现代人生活节奏高速运转,每天想做和必须做的事情也不只一件,考证重要,工作、家庭、人际、财务又有哪件事不用做呢?
弄清楚自己想要怎样的生活或者目标后如何在每一天中去实现它呢?
1、摘掉我是夜猫子的假帽子,是大多数人最重要的一件事
在《早晨型人更容易成功》中有这样一句话很在理:“意识(认知)改变了,行为才会改变,行为改变了,习惯才会改变,习惯改变了,成果才会改变。”其实很多人都说自己是夜猫子,晚上睡不着,白天起不来,果真是这样吗?还是你懒惰的借口,或者对自己认知的不足!请认真坚持1个月早起后,还是起不来,再说也不迟,但注意前提是你认真去做了早起这件事。
为什么这么多成功人士都在坚持早起:我们在生活中扮演着夫妻、子女、员工、朋友、知己、公民、老师、学习者等多种角色,这些都需要我们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维护。早晨那段清静且不受干扰的好时光只属于你,你可以只做你自己。而且早起无论在生活还是工作中拥有更多的机会和资源,因为你先人一步。
2、找到你最重要的一件事
在我践行时间管理的书籍后,虽然学习了很多提高效率的方法,但是有很多自己的安排依旧无法完成。直到我看了《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后,所有的事情都在计划内全部完成并且留下了很多供我玩乐的时间。
首先找出你的关键问题:我做了哪件事能让生活变得简单?让其他事变得不重要或不必要?
其次大局和趋势是答案的关键,答案很有可能是在舒适区之外,是一个全新的答案,一个你从未曾想到过的答案;
最后为你最重要的这件事留出准备的时间。
3、明确先后活动的先后顺序
这有点像四象限法:紧急且重要、不紧急但重要、紧急但不重要、不紧急也不重要。
但在《每天学点时间管理术》里略有不同。四象限法是以单个的任务作为分类标准而这本书是以每天为标准。把每天要做的事情全部放在一个盘子里,然后把每个活动标注上颜色,红色为紧急且重要的、绿色为不紧急但重要的、黄色为可以不用今天做的、灰色为没有必要自己做的四种颜色,盘子里应该以绿色活动安排居多,其次为红色活动,然后是黄色活动,最后最好不出现灰色活动,可以授权给别人做。
如何让一天24小时变28小时?
每天都是由24个小时组成的,时间向来如此平等,可为什么有人就能一天做那么多事情还活蹦乱跳,你却做不了几件就精力全无?
1、学会正确休息
我们对休闲和休息的理解很大程度上会定义为娱乐,聚餐、K歌、逛街、游戏最为典型,其实这些活动不但没有让你更轻松反而会耗费精力。
有没有逛了一天街只想早早泡脚睡觉地时候?有没有聚餐喝酒一觉睡醒脑袋疼胃也不舒服的时候?所以这些都不能定义为正确地休息。
那么什么叫正确的休息呢?这也是我从《番茄工作法图解》这本书中最大的收获:排除一切骚扰!不要打电话,不要发邮件,不要想已经完成的工作怎样才能做的更好,也不要思考接下来要进行的活动,让大脑静静地待一会,可以是几分钟的冥想,可以是几分钟的腹式呼吸、也可以是简单拉伸,还可以只是闭上眼睛想象有一台扫描机从头到脚扫描你全身,被扫描到地地方都需要你用意识去放松。当然最后还要学会检验是否自己得到了合理的休息,并且休息的时间是否足够恢复精力:如果你计划休息了5分钟,但感觉比5分钟长,还有你接下来进行工作时的效率、专注力和精力满格,都说明你的身体和脑子都得到了正确的休息。
2、保持专注
很多人对番茄工作法有误解,认为它太过死板,只能限定在25分钟做事加5分钟休息的模式,甚至还有作者会认为它反人性。其实不然,番茄工作法的目的在于排除干扰,专注眼前事。时间多寡可以自己调节。
那么如何保持专注呢?重点是排除一切内外干扰:
a、解决内部干扰:接受信息,判断并记录纳入计划中,然后继续当前活动。例如你突然想到今天晚上的电影票没买,可以在一张便签纸上写下来,然后继续专注眼前事,等一会休息的时候再花几分钟解决。
b、解决外部干扰:直接拒绝、协商请求延迟活动、写入计划并再说好的时间内处理。例如在你工作时同事请你帮忙,了解清楚信息后判断是不是只有你一个人可以做到,如果不是果断拒绝并提供建议或者授权别人完成,如果必须由你处理而且比较紧急要在今天内完成可以和对方商量延后,如果不是必须今天处理,那么写入计划并定好时间,在规定时间内处理完毕。
3、别让大脑骗了你,三思而后行
很多时候我们进行一项活动耗费了很长的时间,是因为我们在预留时间的环节就出了错。例如看一本书并且写书评其实我只需要花2小时就能做完,可我最初在计划时却会留出3小时的时间,那么结局你可能也知道,我花了3小时甚至更长才做完。
那么如何避免这种情况呢?《哪儿有没时间这回事》里面提到要思考完成这项任务的每个步骤以及需要花掉的最少时间。
例如阅读一本书和写一篇书评:
a、首先用检视阅读方法看目录和序言,用一句话说这本书到底在说什么,并且确定自己感兴趣的部分(15分钟);
b、对自己感兴趣的部分进行分析阅读,也就是逐字逐句地读并且内化为文字及时记录(40分钟);
c、剩下的部分找出主要论点、方法和例子进行记录(25分钟);
d、思考自己对本书地观点并记录(20分钟);
e、对已经记录地文字进行润色、排版(20分钟)
正常电子书在400页以下地书籍都能在2小时内读完,其中检视阅读和分析阅读地方法可以参考《如何阅读一本书》。
如何才能把时间管理这件事做好,改变你的现状?
虽然大量阅读时间管理地书籍必不可少,但实践出真知。且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节奏都不一样,运用了你才知道什么适合你,那么那些适合你的方法,你坚持下来的才能改变你。
希望每个人都能变成自己期待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