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甜咸之争的历史渊源

第一款有明确口味记载的粽子是在唐代。唐朝韦巨源官拜尚书左仆射后,在宴请中宗帝的“烧尾食单”中,有一款甜点叫“赐绯含香粽子”,括号里还添了“蜜淋”,由此一来,在唐宋时期甜粽子一直占据优势。咸粽首次大放光彩,当属袁牧《随园食单》中出自扬州洪府的“火腿粽子”。从此,咸粽异军突起,打破了甜粽大一统的格局,并且大致形成了南咸北甜的口味区别。北方常见的有蜜枣粽、果脯粽、蜂蜜凉粽等等,而南方人常吃的粽子,则会包入腊肉、五花肉、咸蛋黄等咸口馅

料。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