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看到奶奶柜子里放了很多新衣服,可她就是不穿,平时总是一身磨得发白的衣服,甚至打满了补丁。
我问奶奶:“奶奶,为什么你放着新衣服不穿,非要穿这一身衣服呢”
“新衣服出门才穿,在家里穿什么新衣服,那不是浪费了吗”
在我的印象中,奶奶一年里拢共也出不了三趟门,每天就是下地干活儿,她那些放在柜子里叠得整整齐齐的新衣服自然也没啥机会穿
不止这些,每当逢年过节,都会有亲戚小辈们送东西给奶奶,有罐头,方便面,饼干,馍馍,大大小小也不少,可奶奶就是舍不得吃,她有一个专门的罐子用来储存送来的食品礼物,那个罐子就放在我们家厢房里
我知道这么清楚是因为奶奶前脚放进去后脚我就会去偷吃,被奶奶当场抓住过好几回
那时候,对于奶奶这些行为我非常不理解,有好东西为什么放着不吃呢,有时候那些食品因为时间久拿出来已经坏掉了,奶奶这才“大方的”把坏掉的食物分给我吃,嘴里还不断念叨着“可惜了这么好的东西,咋就坏了呢”。
我幸灾乐祸地在心里回应道,谁叫你不吃呢,我吃还不让吃
人的实际生命总是抵不过自己心里的长度,人们都习惯为自己留“后路”,奶奶去世后,她叠放在柜子里的新衣服依然光泽鲜艳,我用手感受着衣服的光滑细腻,她平日里穿的那两件不能在破的衣服还赫然放在炕头,我长叹了一口气
打开罐子,里面依稀还有食物的香味儿,而一向从牙缝里节省的奶奶竟然也会留下五千块钱这样大的金额
当年,我确实不能够理解奶奶这些奇怪的行为,为什么总要存着,攒着,为什么就不能活在当下呢,好好享受生活。
如今,我已是为人妻,为人母,学着当年奶奶的模样操持起了家庭,慢慢也终于理解了当年奶奶看似奇葩的行为。
她那是在为整个家庭留后路,攒活命钱,那个时代,经历过战争的痛苦,体验过吃不饱的滋味,她怕了,受够了,即使是丰衣足食的时候,也一样要提前做好打算,不能忘记往日的苦难日子。
奶奶对我的教育还时常在耳畔响起,教我生存生活的方式方法依然历历在目,这个时代有太多的诱惑,网贷,月光族等等,人们都习惯提前消费,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我不知道这种行为做法是否值得提倡,也不予评价对错,但我总觉得适当给自己留“后路”是对的
尤其是如今我们有了家庭有了孩子,人生的未知数很多,情况总在不断变化,应该要有一些准备去应对这些未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