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对于刚刚步入大学的新生来说,大学这个好比小社会的地方既是他们期盼渴望的,也是他们望而却步,充满恐惧的。
从初中到高中,他们的生活大部分都是在自己父母的安排之下进行着,尽管枯燥无聊,但对于他们而言,这是一种难以摆脱的枷锁,而这个枷锁并不是自己所设定的,当你想要挣脱的时候,总是会被一切数不清的条纹,规矩,家庭等等因素所束缚,所以从那时以来,我们总是用一种在心里牢笼中按部就班的态度数着天数过日子。
然而,我们的内心是充斥着热情和对未来美好憧憬的,我还记得在我高中的时候,时常幻想着未来步入大学,进入社会的生活,它们是美妙的,满足自己内心一切幻想的浪漫的存在,而这种心理大概在我进入大学后的不久就不复存在了。它就像泡沫,只适合于我们的观赏,当你触碰它时,这一切的绝伦就幻化为“嘭”的一声后的几滴充满化学气味的液体。我把这段时间的变化常常放在自己心里来时刻提醒着自己做一个现实的人。
经过了一年的学习生活,在这一年,我或许没有什么很大的成就,然而我收获到了一群可爱有趣的朋友,能够一起谈心,彼此互相理解的人。有一句话是我尝尝挂在嘴边的:做自己喜欢的事,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这或许是大多数人心中所想,却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达到这样的一种状态,当然也包括我在内,可我还是愿意让这一句话去督促着我或者说是提醒着我还着这个方向去努力,这样一种至美的状态可能再优秀的人也都无法真正的实现,或是对“理想”的追求,“一步一个脚印”起码我在做着自己喜欢的事,这也是这平凡生活中的一剂兴奋剂。
其实今天想到写些想法还是因为一个人吧,现在大二的我后知后觉一年的时间真的可以改变很多人和事,从一年前的不谙世事到现在能够平衡好自己的心理应对各种场合,我或许是感谢的,但同时,我或许会怀念一年前甚至是高中时期的自己。生活圈子的改变真的能够影响一个人的方方面面,也许现在仅仅只是大二的我并不能够说些比较“老司机”的话,但我的确感受到了一点的改变,这也是我很想很拒绝的改变:现在的我真的少了年少时的冲劲!现在的我做事情要考虑很多,别人会不会喜欢?这样到底好不好?我做了要是结局不好怎么办呢?正是这些顾虑让我做事变的缩头缩尾,我很讨厌这样的自己。
我是一个比较快热的人,天生自然熟,可能我的性格使然,让我对一切充满新奇,但同时我很注重个人的空间。我喜欢热闹的场子,却又在热闹中反而变得安静,当环境热闹的时候,我更愿意给自己一个安静的地方来放空自己。就像当我伤心难过不愉快的时候,我会用食物来堵塞自己内心的不安,也会把自己闭塞于一个密闭的环境,听悲伤到底的歌来让自己“崩溃”,这也许是我最“满意”自己的泄愤的状态吧。[好喜欢]
身为大二的我,虽然在大学生活了一年,但仍然有很多不懂的地方,但身为班助的我,看着这群跨入大学的小朋友们,用一种老学姐的姿态来说,大概是,年轻真好!我多么的希望看着这群“小朋友们”能够做自己真心喜欢的事,尽管你会有失败,但顺风顺水的日子毕竟不是一直存在且一直依赖的,或多或少的失败或是你成长的动力,年轻人,有什么好怕输的,乘着年轻,为什么不跟着自己的心走,失败算什么,跌倒了就再爬起来,没有什么不可能,大不了失败之后找一种自己适合的排解方式去缓解。醉一次酒,睡一夜马路,喊一晚上嗓子,第二天,终将是全新的一天!
相对这群孩子们说:愿你们在自己可以把握做主的日子里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吧,没有什么事是睡一觉不能解决的!
“燥起来吧,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