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苦”不是成本吗?

      有人说痛苦不是成本,失去一次机会是成本。我觉得这话有失偏颇,当沉浸在痛苦中无法自拔时,时间会悄悄流逝,流逝的时间成本我们能视而不见吗?

      因此我们尽量扼制痛苦,不要让它无限制的蔓延,任其发展,不仅对自己,而且对亲人、朋友及身边共事的人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那我们怎么能有效控制痛苦呢?

      首先,我们要转移注意力,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譬如,做喜欢吃的美食、参加喜欢的体育运动、放声歌唱都是很好的方法。

      其次,参加义务劳动或一些公益活动,譬如去养老院帮助打扫卫生、洗衣服、陪孤寂的老人聊天等等。

    最后,写日记、小文章。记得有人说:愤怒出诗人。其实,痛苦中走出很多名人,遭受酷刑后,痛苦中的司马迁写出“千古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被誉为“百家文字之宗,万世古文之祖”的左丘明,晚年忍受失明的痛苦,完成巨著《左传》。贝多芬、海伦•凯勒哪一个面对的痛苦比常人少?却创造了常人不及的辉煌成就。

    我想把古人的一副对联,趁着刚开工、上班分享给大家: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全力去做,不负韶华;成败得失,尽随天意。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