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三个月的个人心得体会,希望以后的交互小白刚入职场可以不像我这样兵荒马乱。
1. 接到需求:
接到需求后,一定要先跟产品经理再次确认需求场景。为什么呢,因为只有知道具体用户具体场景,才有设计目标,才能知道怎样的设计是合适的,不然无法选择方案。
产品经理一般来说更了解需求来源,是商业需求还是用户需求,什么用户在什么场景什么时间下怎样完成什么目标,根据这些来制定设计目标。有了基本设计目标后开始手绘交互稿,大约选两到三个方案画成线稿,这时候复查逻辑,异常流程是否考虑全面,文案,交互细节是否恰当。没有想法或者自己无法判断时,可以先横向纵向比较竞品,看看目前已有产品的交互细节如何处理,当然前提要了解用户目标的不同,才好做出优劣判断,适当借鉴。
2. 进行设计:
先自己进行了思考与判断,再与师傅交流。主要是为什么要这样设计,你设计的时候考虑了哪些因素,要记得。交流过程一定要明确几点,一是,师傅的质疑并非完全的否定,而是想了解你的设计思考与实现过程,换句话说,就是你做的这个设计是怎么想的,是否从用户角度来考虑问题,是否从交互角度解决了问题,为什么这样做,你觉得这样做的优劣如何。所以做设计的时候要多思考,并且把自己的思考表达出来。二是,心里一定要清楚,你们的交流是为了完善设计方案,推进用户体验的提高。所以不论是组内评审,还是和其它部门一起评审,都要记住大家是为了一个共同目标推进项目往好的方向发展。
例如我刚开始做需求的时候其实也想了很多,但是师傅问的时候我还是一脸懵逼,毫无辩解之力,当时自我总结原因,一方面刚入职,专业技能和术语欠缺;另一方面思考过程内化,就是自己想了,但是没想过把这些思考过程表达出来。这样就导致师傅觉得我考虑欠妥。
此外,自己选择不超过3个的方案和师傅沟通后,定下来就不要多次反复修改方案了,也会导致师傅觉得你之前考虑不够全面。所以前面就要尽量想清楚,尤其是和产品经理沟通时,方案最好不超过2个。对自己严格要求,不论是表达方式还是最终方案,尽量专业化。
3. 推敲细节:
设计新人容易忽略产品本身交互的统一性;由于缺乏对于业务的理解,也容易忽略模块复用,这一部分的考量能够有效减轻程序员的工作量,当然,一切还是要尽量提升用户体验为前提。设计过程充满了模棱两可的地方,此时做竞品分析就会有相当明确的目标。例如当时遇到一个键盘按键的监控问题,和程序员沟通时,程序员脱口而出这个需要自定义,我们暂时做不了。后来我详细分析了其它产品的键盘交互过程,主要是从用户动作和键盘反馈两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横向纵向产品的部分输入任务,获得了比较清晰的设计思路。虽然当时的设计已经定稿,但是做其它需求的时候,涉及到键盘的交互都可以复用之前的分析结果,并且以后产品迭代的时候也能考虑继续优化。
4. 设计评审:
和师傅一起定稿并且与提需求的产品经理过了交互稿之后,还有需求评审会,此时会有各种质疑,一方面是不同部门的同事思考方式不同,另一方面是之前提到的,大家需要知道你为什么这样做,你考虑过的问题是哪些,为什么最终确定这个方案。如果确定这样的交互是为用户着想,那么一定要描述清楚,用语专业化,切记。评审通过后可能还有细节要调整,继续努力,改稿是设计的常态,不要因此怀疑自己和人生。
5. 跟进设计:
终于定稿啦!(看起来如此,哈哈),此时先要与视觉沟通,跟进视觉,看是否能有效传达交互意图;然后程序员那边也要跟进,测试走查需要严谨对待,不然就会导致最终产出和预期相差很远。有时候也免不了与程序员、测试周旋,拜托他们再辛苦一下,再完善一下。大约就是这样。实习经验还没有太丰富,与其它部门接触不够多,这一部分现总结到这里吧。
最后还是觉得,实习之前需要对自己有要求,有规划,不论如何都要关注自己的成长,能力的提升,自我考核复盘,总结经验,自我充电,自我学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如逆水行舟这些话真不是盖的,实践证明学习与总结需要持续进行,才会有明显的成效,与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