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拨曾国藩左宗棠?耆龄做梦都想不到,自己竟成了官场最大笑柄!

三十六计里有个反间计,简单来说,就是敌人内部如果不是铁板一块,只要找到一点缝隙,再散播点谣言,挑拨一下。没准敌人就自个儿窝里斗,从而达到不战而胜的目的。

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又很多:秦军散布谣言,称赵括为秦军所惧,赵孝成王中计,让那个纸上谈兵的赵括代替老将廉颇,导致赵军惨败;

楚汉相争时,陈平用黄金散布谣言,使项羽怀疑军师范增,最终范增被迫离开,削弱了楚军。

最近,我刚好读到一本书《左宗棠发迹史》,发现晚清有个名叫耆龄的巡抚。他肯定也读过不少历史典故,将这一招反间计玩得炉火纯青,目的就是为了挑拨离间曾国藩和左宗棠的关系。

只可惜,这位仁兄在曾国藩这位“官场老司机”眼皮子底下耍花枪,实在是嫩了点,最终结果就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这究竟是咋回事呢?今天继续跟大家分享晚清时的精彩故事。

01

胜仗背后射冷箭!耆龄告黑状的“骚操作”

时间回到1862年。

太平军围攻浙江宁波,在慈溪这个地方打了一场硬仗,整整持续了两天两夜。左宗棠率领三万人,硬是打赢了李秀成的五万人马!太平军死伤三万多人,还剩一万多逃掉了。

左宗棠这场战赢得这么漂亮,还是他能未雨绸缪,他老早就安排胡雪岩找洋人购置了一批精良的器械。

打完仗,左宗棠赶紧给朝廷写奏折报告战况,当然少不了替下面的兄弟们邀功请赏。

一切按部就班,朝廷的奖赏也如期发下来了,参战的大小官兵们皆大欢喜。

然而,没过多久,一封八百里加急的圣旨送到了巡抚衙门。左宗棠心里还在窃喜,难道是好事成双?是不是又有哪位兄弟要升官发财了?

结果旨意宣读下来,左宗棠吓得脸都白了,一身冷汗,愣在那里半天没动静。

圣旨上说他在浙江剿匪期间没啥作为,朝廷粮饷供给充足,但他却没消灭多少“长毛”(清廷对太平军的蔑称),反倒把敌人赶到了福建,搞得福建局势恶化!

最后的处罚结果是:革职留任!这背后捅刀子的黑手是谁?毫无疑问,就是闽浙总督耆龄!

他为啥要在左宗棠刚打胜仗的时候泼这盆冷水?故事得从头说。

首先,上一回咱们说过,左宗棠当官以来最危险的一次,就是跟提督樊燮闹掰了,两个人抡胳膊秀腿冲突不断。

这个提督后台硬得很,就是湖广总督官文!那次左宗棠差点人头搬家,有兴趣看详情的,点击这里

耆龄为啥会突然去参左宗棠?因为他和官文是儿女亲家,幕后主使就是官文!

第二点,左宗棠在浙江打仗那会儿,耆龄在福建督办军务。那时候朝廷把浙江划给曾国藩管制。

后来耆龄当上闽浙总督了,浙江这地儿才脱离曾国藩的节制。对于曾国藩这个重量级的选手,耆龄心里还是有点发怵的。

但左宗棠嘛,他觉得就好拿捏多了。亲家官文在他面前没少说左宗棠的坏话。

更让他窝火的是,朝廷几次下命令让左宗棠派兵支援福建,左宗棠却找各种理由推脱搪塞,死活不肯派一兵一卒过界援助,只管自己浙江那一亩三分地。

这让耆龄怎么咽得下这口气?

更阴险的招还在后面呢!耆龄告完黑状,得知计划成功后,他紧接着又放出了大招。

他立马又给朝廷上了个折子:左宗棠这个浙江巡抚不是被撸下来待任了吗?他要保举一个人顶上去——曾国藩的亲弟弟曾国荃!

不得不说,这俩亲家结盟后,鬼点子还真不少。这不明摆着挑拨左宗棠和曾国藩的关系吗?

他这是要把曾国藩架在火上烤!那意思不异于向左宗棠放出一个信号,是曾国藩急着要把你搞掉,好腾出位置让他弟弟上呀。

02

左宗棠懵圈,曾国藩出手!官场老狐狸咋破局?

左宗棠性子直,被这么来一下,气得简直要吐血!好几天茶饭不思,整个人也没了精气神。

他心里一下子也没了底,不禁暗自揣测,这件事里曾国藩到底有没有插手呢?凭借他们以往的交情,不至于……

另一边,军机处收到耆龄这第二封折子(保荐曾国荃的)。

恭亲王奕䜣一看,立刻跟手下军机大臣们说:“耆九峰(耆龄字九峰)这事做得有些过头了,左宗棠到底会怎么安排还没定呢,他怎么就急着举荐下任浙江巡抚了?

至于左宗棠不帮福建,他也有为难之处,浙江一直也不太平啊。耆九峰怎么能把福建局势恶化的账都算到左宗棠一人头上呢?

恭亲王决定把这个折子先压下来,看看情况再说。

然而,当时的军机处也是暗藏玄机。军机大臣李棠阶跟两江总督曾国藩关系来往密切,军机大臣潘祖荫不仅和曾国藩来往密切,他是湖南人,还跟湘系的所有人都有来往。

恭亲王想把折子压住,可是下面军机大臣那么多,这里面就有慈禧太后安插的“眼线”(关于恭亲王和慈禧太后的勾心斗角,点击这里)!

慈禧和恭亲王表面上和和气气,云淡风轻,实际早就是面和心不和,水面下的暗斗是暗流汹涌。

慈禧很快就得到了密报,她先是隐忍不发,就在等一个合适的机会。

她要拿这事来敲打恭亲王:这么重要的折子,你凭什么藏着掖着压下来不上报?

没过几天,机会真来了——曾国藩的奏折送到了。对于曾国藩的帖子,军机处是从来不敢压的,几乎是随到随递,半点都不敢耽误。

曾国藩是谁啊?

说得江湖点,那就是世事洞明的“官场老司机”;说得直白点,那就是成了精的“官场老狐狸”!

他得知左宗棠被耆龄的折子参倒了(革职留任),用了不到十天的时间,便理清了耆龄上奏的起因,并揪出了幕后黑手官文。那个年代通讯不发达,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收集证据也不容易哈。

曾国藩很是气愤,想不到那件事已经过去了四年了(指上次提督风波),他还是不放过左宗棠(看官文这脾气,真有点动物界‘平头哥’那种不依不饶的劲儿)!

曾国藩这句话虽然没指名道姓,但矛头直指官文!。

此时官文时任文华殿大学士领湖广总督,是真正的满汉各官之首。

曾国藩虽然手握重兵,但仍然是以协办大学士领两江总督,凭当时曾国藩的名望和地位,还是无法与官文抗衡。

他和左宗棠的关系,朝廷上下谁不知道?直接出面帮左宗棠开脱肯定不行(要避嫌),但也不能让官文的阴谋诡计得逞!

曾国藩和幕僚们琢磨了两天,写了封奏折递上去。这折子表面上是“汇报近期军事情况”,实际上暗藏机锋。

尤其是最后这段话看是漫不经心,其实大有深意:臣每与贼匪交战,无不是能奸除也全部奸除,能驱散也力图驱散,绝不姑息。但每每驱散时多,奸除时少,盖因敌众我寡之故也。自古兵家,莫不如此,情理相通也。

这句话的精妙之处在哪呢?它是在不动声色地反驳耆龄!

耆龄告状的折子里不是攻击左宗棠“就知道驱散,不歼敌”吗?曾国藩这轻描淡写一铺垫,既替左宗棠辩解了“敌众我寡,歼敌不易”的客观困难,又间接指出了耆龄告黑状的不合理。

最后一句话,道理都是想通的,此处可谓无声胜有声。

03

反转结局!左宗棠升职,曾九爷捡漏,耆龄傻眼

慈禧太后拿到曾国藩这份奏折,总算逮着机会敲打恭亲王了!她立马开炮,恭亲王,你为啥把耆龄第二封举荐曾国荃的折子压着不上报?这也太荒唐了!

不等恭亲王回答,她话锋一转:“曾国藩的折子你看了吧?你啥意见?” 

恭亲王当时没多想,只回答出折子里的字面意思,说曾国藩在诉苦兵力单薄。

慈禧可没放过他,接着敲打:“你就没看出点名堂来?曾国藩到底是真在诉苦,还是拐着弯儿替左宗棠鸣不平哪?

慈禧当然读懂了曾国藩的弦外之音!

她这样做可谓是一箭双雕:第一,质问恭亲王压制奏折的失职;

第二,借题发挥敲打恭亲王(你办事不行啊,连曾国藩的意思都看不透)。潜台词很明白:堂堂大清议政王,看事儿还没我这个垂帘听政的太后明白……

这几位官场老江湖围绕左宗棠这事斗智斗法,折腾来折腾去。

慈禧太后最后做出了重要指示:出于督抚掣肘多方面的考虑,耆龄从闽浙总督的职位调任为福州将军的署理,去主持福建省的防务。

这其实是明升暗调。将军与闽浙总督相比,虽然地位和品级都要高,但只能说是荣誉虚衔。若论实权,将军与闽浙总督相比可以说相去甚远。

这位耆总督啊,真是糊涂蛋一个!被亲家官文当枪使,冲在前面去坑左宗棠,结果不但目的没达到,反而搬起石头把自己的脚砸了个结实!典型的损人不利己!

再看左宗棠,刚被革职留任,一下子从低谷爬升到到闽浙总督的高位,把耆龄的位子给顶了!整个过程跟坐了过山车似的,这波操作好比是股票里吃了个涨停板,浙江巡抚衙门上上下下喜庆之色自不必多说。

更绝的是,神来之笔在后面——耆龄当初举荐曾国荃,本意是离间曾、左,结果慈禧太后大笔一挥:准许!

曾国藩他弟弟曾国荃,就真的顶替了左宗棠原来的职位,补上了浙江巡抚的实缺!这事也真是充满了魔幻色彩!

可以想象,耆龄听到这个结果,肠子都得悔青了!损人不利己的苦果只能关起门来独享了。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那滋味不要太酸爽了。

与此同时,左宗棠同一天里连续接到两道圣旨。

第一道:曾国荃接任浙江巡抚。左宗棠听完心里咯噔一下,心里一凉,正要起身,紧接着听到了第二道:任命左宗棠为闽浙总督!

这大起大落,让左宗棠当场泪流满面,哽咽出声,感恩之情难以言表(上次这么激动,还是差点被官文整死那次)。从革职留任一下子飙升到闽浙总督!他连连叩头谢恩。

那天晚上,左宗棠脑海里浮想联翩,躺床上翻来覆去烙烧饼似的睡不着,一时也想不通为什么转变会这么快。

他心里那个谜团又浮上来了:曾国荃升职的这件事里,到底有没有曾国藩在里面推波助澜呢?

这几天巡抚衙门上下热闹得像过年,各路将领都骑马赶回来庆祝左大人升官之喜。

没过两天,左宗棠收到军机大臣潘祖荫的密信,才算明白了事情的前因后果。不过,左宗棠还是肚量格局小了。

他冷笑一声道,潘祖荫和曾国藩关系好,他这是替曾国藩做人情。曾国藩哪是真的为我辩解?分明是为了他弟弟拿下浙江巡抚位置在背后使劲吧?他这心结还没完全解开。

随后,左宗棠赶紧写信给同样在军机处的好友李棠阶打听虚实。

不料,这回真相彻底大白:自己能破格被提拔为总督,还真是曾国藩那封巧妙奏折起了关键作用!至于曾国荃当上浙江巡抚这事,却跟曾国藩一点关系都没有,纯粹是耆龄举荐的结果,被朝廷采纳了而已。

左宗棠拿着回信,手都有点颤抖,他苦苦思索,怎么也想不通其中奥妙。

其实啊,曾国藩当然希望亲弟弟好,但他深谙为官之道,“举贤避亲”!他怎么可能用亲自举荐(而且是举荐他去占左宗棠倒出来的坑)这种笨法子?

就算要给曾老九铺路,也得是凭实打实的军功去争呀!这么笨拙又容易惹是非的手法,不是曾国藩的手腕。

直到这一刻,耆龄那套蹩脚的离间计才算被彻底击破!左宗棠心里残存的那点乌云彻底消散了。

他终于想通了:曾国藩不只是大清江山的“护身符”,也是他左宗棠的贵人、护身符啊!说到底,这次还真是错怪他了!

04

复盘总结:阳谋碾压阴谋

晚清这场血雨腥风的权斗大戏里,慈禧太后、恭亲王、耆龄、官文、左宗棠、曾国藩……个个都是台上的戏精。大家都有自己的剧本,都在演绎自己的角色。

这既是一部宫廷权斗戏,更是一部大臣之间的权谋攻防战。论演技,个个都不弱。但真正笑到最后的,还是那些能看透剧本本质、最善于揣摩人心的高明玩家。

曾国藩最后用的这招(替左宗棠辩护、又不直接攻击耆龄/官文),跟耆龄那套玩离间、搞阴谋的小动作比起来,简直是“降龙十八掌”吊打“九阴白骨爪”——堂堂正正的阳谋,就是压得阴谋喘不过气来!

对此,你是怎么看的呢?欢迎留言一起讨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