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晚上,教女儿读睡前唐诗: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我读一句,她跟一句,奶声奶气,节奏缓慢。遇到她吐字不清,我就重复一遍,她接着跟读一遍。
读完,我把这个诗简单给她翻译了下,用她的话说,是“讲故事”:春天,农民伯伯播种下一粒粒种子,等到了秋天,就可以收获很多粮食了。虽然天下没有一块荒地,但是仍然有农民伯伯被活活饿死。
她听完“故事”,问我,农民伯伯播种下种子了,为什么他们还是被活活饿死呢?表情认真而严肃,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我,仿佛得不到答案,就不会罢休一样。
是的,在她5岁的认知里,“播种”=“结果”=“收获”=“衣食丰足”,她理解不了,栽种了,却要被饿死,这中间发生了什么?
于是,我用通俗的语言,给她讲了统治阶级的剥削、当期国家税收政策的多变,导致了“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的结果。
她满意了。闭上眼睛睡去。我舍不得离开,看了很久。暖黄色的灯光里,她小脸粉嫩,呼吸均匀,周身散发着娃娃香。
02
有多久不曾如此看过她?
她满1岁后,我把她交给她奶奶带,及至现在,今年的4月起,奶奶生病,我才又将她“收回”,自己带。这中间的4年,我与她,相见也仅仅是在春节期间。
这4年,她有多少成长的细节,我已经错过?
她第一次拿勺子吃饭,我没看过。大概是弄得身上、桌上到处都是饭粒吧,她紧张了吗?
她第一次学穿衣服,我没看过。她分得清衣领,衣袖吗?分得清前后吗?裤管套得上吗?
她第一次上幼儿园的情形,我没看过。她是欣喜还是紧张?是期盼还是抗拒?她背着书包的小身影,踏出家门时坚强吗?
她第一次被老师批评时,第一次被表扬时,第一次和小朋友交好时,第一次闹矛盾时,第一次……我都没看过。
真的许久,不曾好好陪伴她,参与她的成长。她在生命的最初的步伐,无论是踉踉跄跄的还是开开心心,我都没有牵引过、体悟过。
03
邻居大姐的儿子在另一个城市上大学,早在放暑假的前一周,大姐就开始了迎接儿子回家的准备工作:房间彻底清洁打扫,各种装饰全是儿子喜欢的色系和格调;赶早市采买各种新鲜食材塞满冰箱,只等时机到就开始煎炒烹炸……
大姐对我说,儿子半年回一次家,真想他啊。可是等他回来了,打开门,一声“妈”,喊得她冲过去,想抱,却没好意思。
是啊,她听他讲学校见闻,和同学神侃;看他组织同学聚会,出门K歌;看他关上卧室的门……
她知道,她再也不是他的全世界,他再也不是她怀里那个,小小的娃娃。
她看他慢慢长成,初初有了男子汉的气魄,也有了担当。她开心,又失落。
04
那种开心和失落交织的复杂心情,也在等着我吗?
总有一天,我那个软软糯糯的,小小的娃娃,也会长成独挡一面的大人。
她会自己出门,去任何她想去的地方,不再做我的跟屁虫;
她受了委屈,会自己解决,不再眼泪汪汪地求助于我;
她会恋爱,会为另一个男孩子脸红心跳,少女情怀写成诗,本子却上锁;
她会等到守护她的人,两个人肩并肩,共担风雨,同赏彩虹。
而我,也不再好意思抱她,亲她,甚至不再坦然说想她,爱她。我不能羁绊她,我将放飞她,用温暖的目光在她身后目送她,遥望她。
05
所以,且让我,好好爱她。
趁她还会缠着我问十万个为什么,趁她无论开心还是委屈,都会扑进我怀里,趁她还愿意跟我分享心事,趁她在我睡着后,偷偷亲我。
趁她,还当我是全世界,我要撑起她的全世界。
我要做她爱的食物,精心进行营养搭配;我要和她一起洗澡,哪怕肥皂泡泡满地;
我要在春天带她去看百花齐放,赏桃红柳绿;我要在秋天带她去收集落叶,感受生命的静美;
更重要的,我要多看书,不能停止学习,以应对她十万个为什么,让她在日后想起,她有个令她骄傲的妈妈。
06
时光无言,如此这般。
我盼她长大,又怕她长大。
我怕这亲密无间的时光,在我稍一懈怠,就一去不复返。
我要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与她共渡。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