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23

不知不觉,冬天已悄然而至。

我们可以开着空调,躺在被窝里看iPad,玩手机刷微信,这是很多现代人的消寒方式。在古代,没有空调,漫长的数九严寒,人们却通过绘制九九消寒图等方式过得雅致有趣。今天的实践活动就告诉孩子们九九消寒图到底是怎么回事。

今天的礼物就是一张自选消寒图

先从孩子们熟悉的《数九歌》开始,

 《数九歌》是气象物候之歌。关于“九九歌”,民间一直有两种说法,第一种指的是流传至今的乘法口诀。这个从“九九八十一”开始到“二二得四”再发展到“一一如一”的数学歌诀,到底和与节令相关的“数九”有没有深切联系,至今无考。

  还有一种“九九歌”,是与中国历法也就是农历相关的《九九歌》,现在北京人把它叫做《数九歌》,以区别于乘法口诀《九九歌》。在以北京为中心的中国北方流传最广的《数九歌》是这样唱的:“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这当中的一个“九”是九天,从冬至到数完了九个九天共计八十一天,整个北方进入春耕的繁忙季节。

  《数九歌》是一首气象、物候之歌,自明代以来一直在变,比如明代人们认为是“七九八九,沿河看柳”,渐渐随着北方气候越来越暖,演变成后来的“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也印证着中国北方的“暖冬”并非只有当代人有所感受,“暖冬”的征途从几百年前已经开始了。


孩子们都关心手中的消寒图怎么玩?先了解九九消寒图始于谁?

      传说其始于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他在广东海丰被俘后,被押解到大都(今北京),正值数九寒天,于是他在墙上绘八十一格,日以墨涂一格,借以坚信寒冬必将过去,春天一定来临。明刘若愚在《酌中志》中也有记载:“冬至后,室内多挂《绵羊引子》画帖,司礼监刷印《九九消寒图》。”可见当时已沿袭成俗。一般是在冬至挂起,到惊蛰后取下。因为冬至之后,进入数九天气,到转过年的惊蛰后六天,九天为一“九”,共计九九八十一天。

消寒图上都画些什么?

民间广为流传的“九九消寒图”,也称“九九图”。“九九图”的形式多种多样,有九格消寒图、鱼形消寒图、泉纹消寒图、葫芦形消寒图等多种。它们既是计算时间的日历,又是精美的装饰品。

传说其始于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他在广东海丰被俘后,被押解到大都(今北京),正值数九寒天,于是他在墙上绘八十一格,日以墨涂一格,借以坚信寒冬必将过去,春天一定来临。明刘若愚在《酌中志》中也有记载:“冬至后,室内多挂《绵羊引子》画帖,司礼监刷印《九九消寒图》。”可见当时已沿袭成俗。一般是在冬至挂起,到惊蛰后取下。因为冬至之后,进入数九天气,到转过年的惊蛰后六天,九天为一“九”,共计九九八十一天。

图片发自简书App


消寒图上都画些什么?

民间广为流传的“九九消寒图”,也称“九九图”。“九九图”的形式多种多样,有九格消寒图、鱼形消寒图、泉纹消寒图、葫芦形消寒图等多种。它们既是计算时间的日历,又是精美的装饰品。

期待着属于我们的消寒图。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