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word写稿了3年,我发现一件奇怪的事

我发现了一个特别奇怪的现象。

虽然现在的写作软件层出不穷,但是大部分都是被人们用作随手记、知识管理。


如果要专注地思考并创作出一篇有价值的作品,我身边的大部分朋友和同事还是会用最原始的word。


可能连微软公司也没想到大家能这么长情。


说真的,word的使用体验好吗?

如果作为单纯的商务办公软件,确实要夸一句它是人手必备的神仙应用。


然而,每当我想用word写个正经文章的时候,面对最上面的排版框和下面的空白页,经常有种大脑便秘的感觉。

不想写先取标题,但是首行怼着小三角的页面效果看起来简直逼死强迫症

写个大纲,还需要另外再开个思维导图才能帮着梳理逻辑

灵感零碎且混乱,只能通过排版整理重要观点,写稿500字,排版半小时


检索一圈,有这样感觉的不止我一个。但即使是这样,大家还是一边嫌弃着,一边继续将就着用了下来。


这件事奇怪就奇怪在,那些后来面世的更为精致的写作软件为啥没有被更广泛地应用起来?


1.写作软件集体走偏


起初,我以为是因为有创作需求的人很少,但是很快就否决了这个猜测。


在这个充斥着信息流的时代,把创意通过文字展现,逐渐成为商业变现的第一步。


就不说职业作家,包括编剧、小说家、新闻记者这类专门和文字打交道的职业,各种生活和商业场景都围绕着文案展开。


举几个例子,

做个项目,要写商业计划书;办个活动,要写活动策划;剪个视频,要写脚本。就连想高效率地看本书,也要做个读书笔记。


那么,如果市场需求并不少,问题出在哪里?

直到我自己接连用了几款写作软件,才知道根结所在:实在是太难用了!


从交互上来说,按钮和图标看上去像是飞机的操控台,密密麻麻地摆了一排又一排,让人感觉不像是写作,而是搞ps大赛。


而且这些功能里有百分之99,是你基本不会用到的。除了看起来臃肿冗余之外,运行速度还慢的让你怀疑人生。


与此同时,很多写作软件是不支持跨平台的,动不动就来个生态绑架警告。这让我回想起了当年从苹果换华为之后,不知道怎么转移iCloud的恐惧。


其他一些小毛病比如,闪退、无法导出、文件总是堆的到处都是、界面特别low毫无创作欲望......都让我觉得不仅没有解决word写稿的问题,甚至于还更麻烦了。


斗胆说一句,真的怀疑很多写作软件,完全是为了功能而功能,没有花心思调研过创作者真正想要的写作环境是什么。


2.创作者真正理想的写作环境


作为一名职业型创作选手,在我看来,写作软件需要达到的目标有三个。

更高效地归纳思路

更沉浸于创作本身

更方便整理和共享

这三点一定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


展开来讲一下。


什么叫更高效地归纳思路?

大脑的思维是发散和混乱的,如何帮助创作者把一个个分散的观点,更有逻辑、更具像化地表达,是写作软件的需要考虑的一大命题。


简而言之,让思维从点到线、从混乱无序到简洁有逻辑。


什么叫沉浸于创作本身?

简单、舒适、无干扰。


它一定是简单的,不要有那么多眼花缭乱的按钮,不要那么多鸡肋臃肿的功能,操作也要简单易懂,别为难手残党。


它一定是舒适的,界面绝对要干净和谐,配色不要乱糟糟的伤害眼球,字体、行间距、字间距这些小细节,最好能满足个人的偏好。


它一定是无干扰的,创作是一个极其需要专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目及之处的外界信息越少越好。


什么叫方便整理和共享?

让我们来推演整个创作的路径:当你有了灵感,能第一时间记录并保存下来,在线云上同步。回头想起来,能很快的检索到并把相关的线索都整理到一个地方,不至于文件散落的到处都是。等写出来了,又能导出给想分享的人,并且支持各种格式。


这就是我心中最理想的写作环境。


3.effie,把思想变成价值


真的有一个软件能满足这样简洁但不简单的要求吗?

在发现市面上的软件都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后,我们团队决定自己开发一款出来。


“把思想变成价值。”

Effie,就是怀抱着这样的理念诞生的。


不同于其他写作类软件,Effie的目标是服务于那些以出众的思想为生的人,我们称之为思想家。


思想家的宿命,是让优秀的思想通过文字的传递为人所知。

Effie的宿命,是成为思想家手中的利器,帮助思想家专注在创作本身。


那么,在设计和开发环节,Effie做了哪些改革和创新呢?


从使用场景来说,无论是严肃写作、随手记录,亦或是把逻辑完善成思维导图,Effie都可以完美地完成使命。


这就不得不提到effie简洁但不简单的功能。


支持标记语法:像玩游戏一样一分钟即可上手,双手不离键盘就能调整文稿样式。

文稿一键转为思维导图:当你想表达你的思路的时候,你可以用文字记录下来。当你想展示给其他人看的时候,又可以一键转化成思维导图,将复杂的结构展现成清晰的脉络。

“跨平台云端存储”:effie在未来支持全平台(Mac/iOS/Windows/Android),所有数据在云端同步存储,方便随时创作,不受场景/设备的限制。

 “内建资源库”:不担心文件堆满了桌面,effie本身就是一个小型云盘,你可以建立多层文件夹,对文档进行归档管理。

“多格式导出”:可导出PDF、DOCX,以及方便手机浏览的图片格式PNG。


最后在谈谈界面设计,Effie认为“设计即退让。”


这和奥卡姆剃刀原理的理念不约而同。

“Do not multiply entities beyond necessity, but also do not reduce them beyond necessity”。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Effie是极简主义美学的极致发挥,没有多余的颜色,没有多余的按钮。


文档卡片为已存文章的缩略图,卡片展现在左侧栏,需要创作时可直接隐藏,只留一片纯白页面供思想家尽情输出。


尾声


我一直觉得写作软件和耳机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提高生活品质和工作幸福感。


只有当你用过了那些牛通的耳机,再重新用那些听个响的耳机,你可能才会发现:“哇,原来这首歌的细节是这样,原先我都忽略了。”


久而久之,你就对这种绝妙的体验越来越上瘾。


别用word了,Effie一定会让你对更高品质的写作体验上瘾的。

Effie目前暂未完全开放,需要下载后填写邀请码才能安装成功。因此,它对外的产品信息还比较少,你可以通过“Effie写作”搜索到官网,获得下载方式。

我在这里分享我的邀请码“ZSPR” ,有需要的可以用。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