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弗为什么值得被苏轼思念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是苏轼为纪念亡妻王弗写下的著名悼念词。我们都知道这个词,上学时就在背,但是不知道苏轼为什么想念他的妻子王弗。也许从王弗的墓志铭中可以看出来一些,如果有机会去四川眉山,一定要去王弗的墓前看看她的墓志铭。

      “其始,未尝自言其知书也。见轼读书,则终日不去,亦不知其能通也。其后,轼有所忘,君辄能记之。问其他书,则皆略知之,由是始知其敏而静也”。

      意:刚嫁过来的时候,她没有告诉我她识字,看到我读书的时候,就坐在我旁边,我读着读着而忘记的时候,她居然都还记得里面的内容,我就试探着问了一下她其他的书,她都能答的上来,我这才知道,她是一个聪明而文静的女子。

        “轼与客言于外,君立屏间听之,退必反覆其言,曰:“某人也,言辄持两端,惟子意之所向,子何用与是人言。”有来求与轼亲厚甚者,君曰:“恐不能久,其与人锐,其去人必速。”已而果然。将死之岁,其言多可听,类有识者”。

        意:苏轼与客人在厅堂聊天,她在里面听,等客人走后她复述了刚才的聊天,给苏轼建议:这个人太有偏见,你的意见本来就是正确的,为什么还要和他们讨论。这个人这么快跟你称兄道弟了,明显对你有所求,来找你套近乎的,这种人不能成为长久的朋友。苏轼说,妻子的话后来都被证实了。

        果然是苏轼的好内衬啊,如果王弗不早早离世,帮助苏轼分析时局和身边的人,也许苏轼后来不会有那么多接连被贬,一生漂泊。

        附:乙卯正月二十日,就是熙宁八年(1075年),而王弗是1065年去世的,刚好十年时间。苏轼因为反对王安石激进的变法申请离京去了杭州,新法派看不惯苏轼,1074年秋苏轼又被调到山东诸城任职,苏轼正是在山东诸城创作出这首著名的悼亡祠。

        在山东诸城工作期间,苏轼扩建了超然台,超然台是苏轼在诸城的重要精神家园和文化活动场所。超然台不仅是苏轼登高望远、饮酒赋诗的地方,还因苏轼在此创作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名篇而闻名。

清末的超然台

如今的超然台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