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着力提升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事务、社会治理工作水平,积极主动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基层党员干部作为民政工作的直接参与者和执行者,应架起“连心桥”“惠民桥”“同心桥”,让民政工作更有温度、更有力度、更有深度,为群众的幸福生活保驾护航。
架起“连心桥”,倾听民声民意。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要提升民政工作水平,首先要了解人民群众的需求和诉求,架起与群众沟通的“连心桥”。基层党员干部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倾听他们的声音,了解他们的疾苦,通过定期走访、召开座谈会、设立意见箱等方式,广泛收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同时,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宽民意沟通渠道,如建立社区微信群、开通政务公众号等,及时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只有与群众心连心,才能更好地为他们服务,让民政工作真正做到群众心坎上。
架起“惠民桥”,落实政策保障。“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民政工作的核心是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架起“惠民桥”,让各项政策真正惠及广大群众。在社会救助方面,要精准识别救助对象,确保应救尽救,同时要简化救助流程,提高救助效率,让困难群众及时得到救助;在社会福利方面,要不断完善福利制度,提高福利水平,关爱老年人、残疾人、儿童等特殊群体,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在社会事务方面,要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婚姻登记、殡葬服务等。基层党员干部要认真落实各项民政政策,确保政策不走样、不打折,让群众切实享受到政策带来的实惠。
架起“同心桥”,引导社会参与。“众人拾柴火焰高。”民政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基层党员干部要架起“同心桥”,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民政工作,通过培育社会组织、发展志愿者队伍、开展慈善活动等方式,凝聚社会各界的力量。社会组织具有专业性、灵活性等优势,可以在社会救助、养老服务、社区治理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志愿者队伍是民政工作的重要补充力量,可以为困难群众提供关爱帮扶、心理疏导等服务;慈善活动是社会爱心的集中体现,可以筹集善款善物,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基层党员干部要积极搭建平台,整合资源,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民政工作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