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镜中的自己”想到“四句教”

“无善无恶者心之体,有善有恶者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先生四句教“心学”核心

网友福艳班长的昵称”镜中的自己“,让我想到先生的“四句教”。说给大家听,如有偏颇欢迎指正。

初照镜子时,呈现的画像就是真实的我们,不关老少,亦不关丑俊。这就是我们的本体,心在但未动。一切如“浑囤初开”随时待命。“镜中的自己”可谓是“无善无恶心之体”。

突然,你为自己又多了几根白发,心生怨忧。随之“镜中的自己”或皱眉,或撇嘴。这就是心动了,“镜中的自己”随之有了“意”。并且这个意与你的心是吻合的,“意”不可能在你的“心”怨忧时表现为哈哈大笑。这就是“有善有恶意之动”吧!

你心里再幽怨,眉头皱的再深,嘴撇的再歪,也改变不了年华流逝带来的变化,要明白这就是客观存在的理。你自怨自艾,你愤恨忧伤是于事无补的,只会在你已老的容颜上,增添内心的苦闷。我们该怎么办呢?坦然面对,容颜会老(不可控)但我们可以保持年轻的心(可控)去过好生活的每一天,我们只有“知善知恶是良知”才能经营好自己的生活。

一切都明朗了,站在镜子前的你该做的只有“为善去恶是良知”了。不要小心拔掉已经长出的白发,它还会再生的;无须对着镜子哀叹过去的青春不再,那也不会让你重来的……我们能做的应该是对着镜子微笑,给“完美”的自己一个大大的赞,这样我们就可以自信满满的出门,在纷扰的社会得心应手。

有人会说我太“细腻”,简单的照镜子想这么多。我要说的是:这正是“心学”的魅力,可以运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笔者写下这个题目,可谓诚惶诚恐,深感要对一代大儒的思想有所评判,力道仍非常浅薄。能写这篇文章,缘于读梁漱溟先生的书...
    云之汉阅读 5,228评论 0 15
  • 谁一声讨厌? 掐断冬天荒芜的料寒, 尾部挣扎了几下, 便没了踪影 谁让那? 春风十里追桃花, 杨柳河岸寄相思, 月...
    诗与远方工作室阅读 141评论 0 1
  •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不知道当你看完拖延心理学你会有什么想法。也让我受到了很多启发,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体...
    刘海龙_542c阅读 241评论 0 1
  • 我陪一群大人去三亚,虽然我才四个月大,但是,这趟行程我的表现还是挺棒的 虹桥机场着实让我惊喜,金猴很配我哟,虽然遇...
    符周花阅读 208评论 0 0
  • 1. OSI 七层模型指什么? 概念:OSI七层模型通过七个不同层次的结构模型,使不同系统不同网络能够进行可靠的通...
    进击的阿群阅读 44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