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漂学者柳哲先生凭吊香山慈幼院师生墓园,呼吁修缮保护

柳哲


北京香山慈幼院师生墓园,不知留下了我多少足迹,一次又一次,一年又一年。今年夏至日,我又一次来到这里。茂密的松柏和灌木杂草,星星点点的婴儿坟,已全部掩没在荒草丛中。

记得2009年元旦,为了儿女到香山小学上学,举家迁居香山。初到香山,探古寻幽,足迹踏遍香山的角角落落。

鲜为人知的“学生坟”,浮出了水面。经过一番考查,了解学生坟的大体情况。

这里布满点点婴儿坟,墓碑残破不全。只有三五座婴儿坟,墓碑完好,多数的墓碑,被“腰宰”,被风化,被推倒,散落一地,破败不堪,满目疮痍。

保存完好的墓碑,比正常的墓碑,要低矮许多,约有三五十公分高,上面镌刻着夭亡学生的姓名、籍贯、生卒等,下方署名“香山慈幼院立”的字样。

有一方墓碑,保存完好。从右往左,这样写道:

“生年民国十七年四月廿八日,郑胜东,年三岁,男童,广东中山县人,民国十九年七月。”

另有一块墓碑,依稀可辨:“民国十八年九月,男生李存存,慈幼院立”,后一个“存”字,已经掩埋在土中,我用木枝,扒去积土,才显露出来。更多的墓碑,模糊难辨。一些残碑上,如此写道:“民国十七年九月,傅绍贵,慈幼院”;“民国十六年三月,男生谢褚”……

该师生墓园内的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生父吴竹似先生的墓园,也被我发现,并整理成文发表,很快引起了亲属的高度重视,如今已经迁葬香山金山陵园,足可告慰吴竹似先生的在天之灵!

吴竹似先生墓园

还有北师大老校长毛邦伟先生与其夫人伍崇敏合葬墓,一经媒体报道,也得到亲属的重视,对墓园进行了初步修缮。

香山慈幼院蒙养园主任沈瓊女士以及其母亲、侄女等家族墓,都在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沈瓊哥哥沈均,还是毛泽东早期的战友,新民学会的会员。沈瓊墓的横档”湖湘在望”曾被盗,后又奇迹般地被追回,已有长文介绍来龙去脉,这里不再赘述。

沈瓊母亲墓

沈均女儿墓

香慈早期毕业生朱福海、朱福昌的母亲周太夫人的墓园也在其中。体育老师童自强先生墓碑,不翼而飞。

今天,我的心情无比沉重。慈幼院的学生,都是落难的孤儿。大的十多岁,小的才三岁。他们孤苦无依,流离失所。庆幸的是,他们遇到了再生父母、大慈善家熊希龄先生。

熊希龄先生

“学生坟”有幸被发现。这是熊希龄从事慈善事业的最好见证,恳请有关部门,进行修缮,与墓园内先后发现的新民晚报创始人、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生父吴竹似先生墓,北京“女高师”校长、教育家毛邦伟、伍崇敏夫妇墓,香山慈幼院教师童自强墓、沈璚墓等,捆绑列为文物保护单位,使之成为香山又一处名人墓葬群,供人们凭吊与瞻仰。

又是一年夏至日,青山有幸埋婴魂!香山慈幼院师生墓园,有朝一日,修缮一新,成为熊希龄先生毕生从事慈善事业的最好见证!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柳哲 夏日周末,酷暑当空,再次亲临北京香山的香山慈幼院师生墓园,祭拜长眠于此的“香慈”婴魂。这里俗称“学生坟”,不...
    柳志儒阅读 239评论 0 1
  • 柳哲 夏日周末,酷暑当空,再次亲临北京香山的香山慈幼院师生墓园,祭拜长眠于此的“香慈”婴魂。这里俗称“学生坟”,不...
    柳志儒阅读 218评论 0 1
  • 柳哲 柳哲 夏日周末,酷暑当空,我再次亲临北京香山的香山慈幼院师生墓园,祭拜长眠于此的“香慈”婴魂。这里俗称“学生...
    柳志儒阅读 228评论 0 2
  • 字符串 1.什么是字符串 使用单引号或者双引号括起来的字符集就是字符串。 引号中单独的符号、数字、字母等叫字符。 ...
    mango_2e17阅读 7,547评论 1 7
  • 《闭上眼睛才能看清楚自己》这本书是香海禅寺主持贤宗法师的人生体悟,修行心得及讲学录,此书从六个章节讲述了禅修是什么...
    宜均阅读 10,151评论 1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