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常常听到或看到自律相关的话题,从根本上给我带来了一些颠覆。
以前,我一直认为自律是一种对自我的控制或者说克制。克制自己不去做某些事。自律的关键在我自我控制能力。是严格的不容出错的。对于大众来说,自我控制力是很难长期坚持的一件事。
但是,现在,在听了各种各样的言论后,尤其是微分享群里“设计行为学”以及日更群里大家关于自律的认知,我对自律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自律并不是取决于自我控制。而是你在做这件事的时候是否有足够的动机;对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是否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并做好了接受的准备;以及对结果到来的预期时间是否与实际相符。
以跑步瘦身为例。
首先,你要有足够的动机,必须你是发自内心的想要去跑步,想通过跑步来达到一个目的,而且,想要跑步的原因一定要戳到你的痛点,让你的动力足够大。只是看到别人跑步后身材很好,所以我也想跑步,这个动机本身是不够的,因为这只是一时的冲动,不是真正驱动你做这件事的动力。
其次,要对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并做好了接受的准备。中断往往来源于对困难的错误预估。比如你要确定跑步时间,如果是早上跑步,那就需要早起,那么早起对你来说是不是一个困难?如果放到晚上,那会不会耽误你看电视、约会、学习等等事项。人们往往只想到跑步需要占用一个时间,却没有去考虑占用时间后带来的一系列的变化。有多少人跑步中断是因为自己早上起不来,晚上有朋友邀约不得不去。跑步过程中,因为体力的消耗以及身体机能薄弱所造成的各种酸痛不适,是否也在你的考虑范围内。跑步,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儿。
然后,就是对结果到来的预期时间和期待是否与实际相符。人们总是期待短期、快速的回报的。但是一件需要坚持的事情,最需要的往往也是时间。跑步带来的结果是有目共睹的,这必然是有效的一项运动。但这个结果出现的时间与你每日跑步所用的时间、速度、方式等都有关系。有的人跑步一个月可以瘦10斤,有的人跑步一个月只能瘦2斤。你想在一定时间内达到的结果,必须与你选择的方式匹配。
减肥也是如此。动机发自内心,困难认知清楚并能够接受,计划匹配目标。执行,方能达到目的。
自律也并不是严苛的不容一丝差错。自律是可以有弹性的实施计划。当你达到自律的状态,一些小细节的出入并不会影响整体结果。一两天的错失对于一年的坚持来说,影响是微不足道的。
自律的难度,并不在于自控,而是对于整个事情的误判以及个人承受能力的错误评估。当一件事超出自己的预判,原本1分的难度也会被放大到2分,甚至更多。
关于自律与坚持,还有一个因素是触发。记忆其实是相当不靠谱的一个东西。想要依靠记忆去提醒自己做一件,那十有八九最后会忘掉。所以我们还需要一个有效的触发机制来提醒自己在预定的时间去做预定的事儿,从而排除其他事情的干扰与侵占。
当你满足了以上几点,自律大概也就不是一件难事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