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在浩途第一次模拟家长沙龙中,我分配到的角色是分享人,分享的主题是“倾听”。凡是对育儿稍有关注的妈妈对这个话题都不会陌生,一个个专家,一本本书都在告诉我们倾听的重要性。然而,当我准备这个话题的时候,脑子里却突然出现一段小小的对话:
上周末我去考试,孩子由爸爸带着去看太奶奶,之后大家都会到爷爷奶奶家汇合。
我:今天去哪里玩了呀?
娃开心地抬头:今天去坐公交车了!(娃是一个疯狂爱着公交车的小男孩)
说完之后,我们之间出现了明显的停顿。我是一个不太喜欢停顿和沉默的人,沉默在我眼里就代表着难以顺畅交流的尴尬,当妈的怎么能和娃交流不畅呢!!
于是我赶紧开口接着问:那坐公交车去哪里了呀?
然而,就在我开口问的时候,娃也开口说道:坐14.。。。。。
两人的话头抢在了一起,显然我的表达能力更胜一筹,娃愣了愣收住了话,继续进入思考状态。我一看就明白了,妈呀,人家原来想说别的呀,现在不得不切换程序了。
这时候,队友来了一个神助攻,就在娃换挡思考的时候,他插了一句:我们是不是去太奶奶家了呀?
娃明显又愣了一下,再次换挡之后嘴里就蹦出了一个字:是。
结果,在我和队友的通力协作下,终于把天聊死了= =|||
试想一下,如果那时我保持沉默,娃可能会兴致勃勃地跟我讲“14路公交车见闻”,而不是最终憋出一个“是”。
当我把这个小细节当作一个反面教材拿到沙龙上分享的时候,同伴们都说:啊,这事还真挺常见啊!还好还好,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可是,为什么呢?我们明明知道倾听的重要,我们号称学着以倾听见长的心理学,为什么在实际做的时候,还是说的远比听得多呢?
这个问题我们讨论了一个晚上,如果现在要我总结,我会说:成人的世界真是太快了。
为了应对这个快速的成人世界,我们的说话通常都带有目的,我们急于猜测,急于下结论,急于知道结果,我们用自己的图式设计好了一条对话路线,希望多快好省地到达目的地。就好像我和娃的对话,我当然知道他去太奶奶家了,我这么问的目的不过就是希望从他嘴里得到我早知道的答案而已。我为什么不喜欢对话中的沉默?除了自身对人际交往的不自信外,沉默似乎还是一种额外的时间成本,让人产生一种催促的欲望和焦虑。
然而娃的世界却不一样,他没有什么目的,他随性而为,他为每个细节而着迷,他说的话只是这种内心世界的外化,他并不关注所热爱的东西会不会带来什么结果。就好像在这个对话中,我只关注坐着公交车去哪里,而他则关注着坐车的过程。
正如同伟子说的: 孩子的乐趣在求知,成人的乐趣在求证,求知者总想知道更多,求证者只想知道多对。
所以孩子总喜欢停下脚步,总喜欢在说话的时候天马行空,总是不断尝试试图讲一句话说得更完整,而不仅仅是为了表达目的。而成人一眼就看穿了孩子说话的目的,于是便不再关注他说的过程,于是带着不耐烦摆摆手说:知道了知道了。
怎么去听?小明说:听不是让孩子进入你的世界,而是你要进入孩子的世界。
我要去关注的不是“坐公交车去了哪里”,而是“哇!你做的是14路公交车呀!”
真不容易啊,且不说对抗30多年来形成的行为模式有多难,更重要的是我还要在“多快好省”的成人世界里混,得学会自由换档,一旦换错搞不好是要出车祸的。
一想到这儿,我又焦虑了。
然而,另一位小明筒子说:没事的,谁说妈妈就必须是完美的?
也是,一个追求完美的妈妈必然是个焦虑的妈妈,一个焦虑的妈妈又如何能慢得下来?再进一步,为什么会焦虑?还不是在想那个未来可能的“结果”,总在纠结做的每件事情会产生***不良结果,然后在生活中不断求证,想想都是个恶性循环。
于是,在这次沙龙的三句话总结环节,我给自己的本周行动计划是:不要去纠结和孩子交流的细节,而是关注情感,只要感觉对了说什么都行。
当娃再说“去做公交车了”的时候,我如果能慢下来,“听”到他的笑脸和兴奋,在沉默中一样的兴趣盎然,或许会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娃也就真的被听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