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有三师


  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师。”吾以其善也。然吾谓师非人可也,物亦可为之。吾有三师:一师为书,观书可以明志,亦可陶冶情操;另一师为景,景物蕴情含理,一切景物皆有其理;第三师为寂寞。寂寞者,似无理也,然圣贤多拜寂寞为师,寂寞出贤才。

            以书为师,可明志

    人生来皆无多识,若想明志,必以观书之。书少,见识面则小,渐积,则更宽。若博览群书,方可格物致知,晓畅万事。故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之说。因此,吾甚爱书,经常捧书坐于桌前,虽不求甚解,却受益颇多;宋学士家贫,仍未懈怠于抄书;范仲淹一生坎坷,求学艰难,冻粥为食,虽苦未尝舍书也。书予人以才学,送人以韬略,古今贤理皆于其中。故书为一大师也,才学之源头也。吾拜书为师,悟理甚多也。

              以景为师,可壮志

    景乃自然之大观也,古今多借景以抒情。人之情皆出于景,景即为人之感情世界。王阳明于景中格物穷理,方成一大圣贤,遇何事皆波澜不惊,晓得知行合一;杜少陵登泰山“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悟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刘梦得虽弃置身,仍有“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之慷慨激昂,意志不衰。水之灵动,能刚能柔,为变化之道;山之险峻,刚毅挺拔,予人以凌云壮志;木之苍劲,生生不息,是奋发之道也。景实为一硕师。

              寂寞为师,可励志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寂寞出圣贤。都市繁华,实为闹心。与热闹为伴,虽享得一时快乐,却无深远之志,深陷迷茫,失去自我。唯寂寞,方可静心,静心,方可学有所成,悟天下之理,穷仁人志向也。寂寞非孤独,乃一内力。先有寂寞,然后有沉静,才得以树立奋发向上之心。吾甘于寂寞,投身沉醉于自心中,领悟颇多,遂以寂寞为师也。寂寞长岁月,沉静醉流年,寂寞乃一贤师也。

      此则吾之三师也,助我以三志矣。吾将受益终身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大寒风中现,开轩溢清寒。 今朝又天涯,何日是归年。 2017.1.20
    梅十九阅读 988评论 0 1
  • 别人家的孩子,这个词对于30岁以下的人来说,一定不陌生。那些传说中的别人家的孩子,身上总是带着不一样的光环。是父母...
    思颖hurry阅读 1,196评论 0 0
  • 看到橙子学院又有新游戏来玩,我对“30天专注橙长计划“看了几秒钟之后,脑海中蹦出“断舍离”三个字,我太爱这三个字了...
    梅子Mey阅读 1,586评论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