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的东南两面临江,西北两面靠山,古代城墙把整个小村包围在里边。城墙是用黄土夯实的,高约4-5米,厚约7-8米,上面长满各种杂草、树丛,扒开杂草,还依稀可见残存的用以了望、还击的垛口。城墙外是护城河,大概总有30米宽,深不见底,据说在河水枯竭的时候,经常能看见河底倒插的尖刀,偶尔还会有锋芒一闪而过。城墙仅在北面现存有一个城门,而城门两边的墙也就修得特别坚固,即使在当年看来,还是很有几分雄伟的。出城门以北叫“北门外”,严格的讲这里已不再属于生活意义上的小镇,因为这里居住的大都是逃荒而来的外乡人,所以如果说某人家住“北门外”,那就有一点藐视的意味了。关于城墙的来历,并没有一个完全可以确信的说法,村里人说是南宋年间岳飞抗金时修筑的,至于是南宋所修还是金所修,就不得而知了。我记得很清楚,当我们一群伙伴听到这个故事后,就经常纠集一班“人马”冲上城墙去,手中拿着大棒,有的还带着自家的小狗,呼啸冲锋,乐此不疲,俨然是纵横驰骋在古战场。虽然年幼,但《说岳全传》还是听过的,于是就有了许多为了争当岳飞而打得不亦乐乎的故事。学了历史后方才知道,老人的说法毕竟是不可信的,虽然小镇向北即是依兰县,县城里至今仍有“五国城”旧址,据说北宋钦徽二帝坐井观天的井也仍在,但南宋兵锋何尝掠过五国城呢?依兰县城我曾去过几次,可每次都与“五国城”旧址擦肩而过,想来小的时候并不清楚长大后的自己居然会迷恋于古迹,所以不以为然,现在说起来却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然而到了今天,城墙的大部分已经不见了,大概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时,大家纷纷弃草屋而建瓦房,于是家家户户立窑烧砖,不忍心使用可以长庄稼的黑土,就将城墙上的土取来,随着镇上瓦房、楼房一间一间的造起,城墙却在人们的眼中一段一段的消失,直至我离开的时候已经没有多少,又是十多年过去了,现在的城墙估计不会再有了,即使有,也已残破不堪,可儿时金戈铁马的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