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林悟道《韩非子-五蠹》 第六十二章 多资易工
红林悟道《韩非子-五蠹》上一章韩非子为我们提出了治强之道的本质,就是“治强不可责于外,内政之有也。”国家强盛必须走独立自主,合作共赢的道路,其中以“独立自主”为前提与基础。国家的强大必须要有高科技尖端武器作为战略保障,但这些技术别人不会给你,就算了依附性再强的连横关系,大国也不会给你,想要拥有只能靠自己,没有独立自主的精神是无法获得的。历史已经证明唯有独立自主才能富国强兵。小国合纵也只是化零为整,不可能整合为一国,自然也就不可能获得这些技术。
韩非子说得很明白,一国如要施实合纵连横的外交策略,就要有强大的实力作为基础,否则就不要轻谈合纵连横。纵横家开口闭口大谈,外交活动功大则统一天下,功小则保全国家。韩非子将这话的实质说了出来,纵横家的意思就是成王者可以攻打他国,为安者可不受他国侵犯。说得再明白一点,就是打人与防人都需要强大的国防军事力量。这样的力量只能来自于国之治强,国家的安定富强,而治强只能依靠独立自主,而不是纵横之策。
韩非子的逻辑很严密,从提出合纵连横之策略,再到分析其割地失权之乱政危害,最后揭示其破国亡主之本质,到今天的“内政”独立自主之结论,是一整套完整严密的理论。韩非子的结论说直白一点就是:富国强兵纵横不行,只能依靠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保全国家必有护国利器,老子在《道德经》里面说:“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更不要说借给别人,这就是买不来核心高科技的原因。
韩非子终结了合纵连横之策,得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发展生产,积累财富,富国强兵的策略。今天韩非子就从现实出发,告诉我们这种“内政”策略的正确性。他先用一个谚语来说明问题:鄙谚曰:“长袖善舞,多钱善贾。”此言多资之易为工也。意思是:乡间谚语说:“长袖善舞,多钱善贾。”这就是说,物质条件越好越容易取得功效。这里的“资”就是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国家综合实力强大了,做什么事都好办。今日之中国各类超级工程耀眼全球,就是因为我们综合实力强大了。
国力强盛意味着做事相对容易,韩非子也说:“故治强易为谋,弱乱难为计。”意思是:所以国家安定强盛,谋事就容易成功;国家衰弱混乱,计策就难以实现。我们常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国力强盛既能做大事,又能应对各类困难。国家如此,家庭个人亦如此,家底殷实,相对生活就过得好一些,遇到突发事情也能从容应对。中国人自古就有“多资易工”的思想与传统,我们总在不断积累财富,夯实基础,一是为了改善生活,二是为了不时之需。我们经历了那么多的灾难,能够顺利度过,就是因为我们有储蓄的传统,家底殷实扛得住困难。
韩非子又举实例来证明“故用于秦者,十变而谋希失;用于燕者,一变而计希得。�非用于秦者必智,用于燕者必愚也,盖治乱之资异也。”意思是:所以用于秦国的计谋,即使改变十次也很少失败;用于燕国的计谋,即使改变一次也很难成功。这并不是被秦国任用的人智慧必高,被燕国任用的人脑子必笨,而是因为这两个国家的治乱条件大不相同。秦国国力强盛,能经得起政策的变化,而燕国国力衰弱,经不起政策的变化,就像财力雄厚的公司能经得起金融风暴的侵袭,而弱小的公司就此倒下。
对于历史韩非子的结论就是“故周去秦为从,期年而举;卫离魏为衡,半岁而亡。是周灭于从,卫亡于衡也。”意思是:所以西周背弃秦国参与合纵,只一年工夫就被吞灭了;卫国背离魏国参与连衡,仅半年工夫就被消灭了。这就是说合纵灭了西周,连衡亡了卫国。割地赔款衰权辱国下的合纵连横既保全不了国家,更不能让国家富强。这里的西周是指西周诸侯国(前367—前256)是一个小国,是战国末年周王室分裂的产物,它先与连横依附秦国,后又背弃秦国参加六国合纵,结果一年后被灭了。
【鄙谚曰:“长袖善舞,多钱善贾。”此言多资之易为工也。�故治强易为谋,弱乱难为计。故用于秦者,十变而谋希失;用于燕者,一变而计希得。�非用于秦者必智,用于燕者必愚也,盖治乱之资异也。故周去秦为从,期年而举;卫离魏为衡,半岁而亡。是周灭于从,卫亡于衡也。】
多资易工,这是王道。国家安全层面的战略要靠实力去实施与完成,只靠不平等的纵横之策只会加快国家的灭亡。实力来自独立自主的奋发图强,而不是外来的保障与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