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惟病病,是以不病” 出自《道德经》第71章,意思是说:唯有对缺陷感到痛苦,并加以弥补的人,才会减轻痛苦;
唯有对缺陷感到痛苦,并加以弥补的人,才会减轻痛苦;只有对无知和不识感到担忧的,并进行学习,探讨和交流的人,才会减少错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是愚蠢的,知道自己知道是平凡的,知道自己不知道是聪明的,不知道自己知道是本能的。
知道有病,才能治病,不知道有病,就会病的更重,最终导致死亡;感受痛苦,才能消除痛苦,没感觉痛苦,就会苦的更深,最后导致崩溃。好的知识是有启发作用的,是能开拓视野,是可增加智慧,从而感觉更加无知的;坏的知识是有封闭作用,是会蒙蔽视野,是可增加愚蠢,从而感觉特别自信的;人天生自带视,听,嗅,味,触,五感的,外加灵感的,而感知能力是生存,生活和生长最重要的,优秀的科学和技术都是这六感的延深,延展和延长的。随着感知力的提高,就会发现更多的盲区,盲点和盲线,就会感到更困惑,更怀疑和更惊奇;也会更有效,更准确和更正确地处理和解决。所以,感知有病的,不会更病,感知痛苦的,不会更痛;聪明就是具有感知力,灵活就是具有觉悟力。
自身的感知力很普通,很肤浅和很简单,所以,不全面,不具体和不深刻;应该借助仪器,设备和工具,进行体验,血检和尿检,早期发现病症;应该借助系统,程序和制度,进行质检,巡检和抽检,随时发现缺陷;应该借助资料,信息和数据,进行验算,推理和分析;经常发现问题。个人的,组织的和国家的感知力是至关重要的,缺乏感知力的都会逐步走向疾病,腐朽和没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