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你好,马克思
1.1 青年马克思的志向
理想大致可分为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两类,前者注重个人的发展,后者则是着眼于整个社会,乃至人类去思考问题,在17岁这个寻常人连个人理想都还搞不明白的年纪,青年的马克思已经立下了“为人类而工作”的伟大志愿,写下了如下这段话: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但是它会永远发挥作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1.2理想的产生
所谓时势造就英雄,促使马克思产生伟大理想的原因可从时代大背景以及家庭小环境进行分析:
1.2.1宏观大背景
马克思出生的年代属于大变革的时代,18世纪19世纪的欧洲,政治上:法国大革命的冲击波正在欧洲大陆上荡漾;经济上:英国的工业革命高歌猛进,资产主义生产方式开始创造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多的财富,也创造一大批一无所有只能出卖劳动力的工人阶级。马克思看到在资本的无情统治之下,忍受着剥削与压迫的劳苦大众,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在马克思心中打下深深烙印,促使其终其一生都在为人类的解放而思考探索。
1.2.2家庭小环境
马克思出生犹太中产家庭,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父亲是当地受人尊敬的律师,正直、博学,一起阅读伏尔泰和拉辛的作品,这些都给马克思造成深刻的影响。路德维希·冯·威斯特华伦男爵是马克思一位年长的朋友,二者经常一起阅读和交流,马克思的父亲这样评价马克思与男爵的这段友谊
在你刚刚踏入人生最重要的历程的时候,就找到了朋友,而且又比你年长、又可敬的朋友
马克思的父亲与莱茵地区自由主义运动密切相关,他对穷苦人民的同情,对被压迫者权力的关注,都成了留给马克思的物价财产。
1.3理想的践行
1.3.1刻苦地学习
马克思先后求学于波恩大学和柏林大学,在大学期间,马克思一开始学法学后来开始研究哲学,在柏林大学期间,马克思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放在了学习和研究上,著名左翼政治活动家梅林这样评价
马克思在一年内自修所学到的知识,如果按照学院的“喂养”方法的话,十年也学不完
马克思才思过人,1841年拿到博士学位,年仅23岁。
1.3.2思想的纯熟
1842年,莱茵省议会讨论通过一项方案,《林木盗窃法》。穷人如果在树林中捡拾枯死的树枝,也会被当作盗窃林木而受到处罚。对此,马克思撰写了《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痛斥林木的所有者操纵了法律,牺牲了民众的利益。
1842年春天,马克思成为《莱茵报》的编辑。马克思作为《莱茵报》的撰稿人和编辑,马克思多次深入了解穷苦百姓的生活,撰写了多篇批判性的文章,一篇篇愤怒的文章便如锋利的匕首,投向普鲁士专制统治的心脏。随着《莱茵报》的影响力不断加强,引起了普鲁士高层的紧张。
1843年初,《莱茵报》被查封,马克思离开《莱茵报》后,马克思先后辗转巴黎、布鲁塞尔,写下了许多重要著作(《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都是在这段时期完成),马克思主义在这一时期有了雏形并诞生。同时各国政府也开始驱逐、恐吓、诅咒马克思,
1849年被剥夺国籍的马克思,不得已迁居伦敦,物质生活愈加艰难,思想却愈加犀利,在这段时期写就了不朽著作——《资本论》,作为一名为了无产阶级解放而奋斗的革命家,马克思领导了共产主义同盟,第一国际和德国社会民主工党,在马克思身上革命家和思想家达到了完美的结合,他的活动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了无产阶级革命时代。
1.4与燕妮的爱情
燕妮出生于名门望族,比马克思大上四岁,被公认为是当地最美丽的姑娘和“舞会皇后”,而却与出生市民阶级的马克思私定终身,马克思向燕妮求婚时年仅18岁,从求婚至结婚二人经过了七年的长跑。此后,燕妮与马克思在极端困苦的生活中,相互扶持。
《两重天》——诗集《爱之书》第一部第一首
无论是古代或者当今
都闪烁着两个字
爱情
这火光点燃了我的心
只有你呵,燕妮,我明了你的心
我那热恋的心灵和眼神
刚一为你倾泻喜悦之情
你刚一走过我的身旁
给我带来丰富的感情
我的心刚一为你神往
天空就在我面前开朗,
我胸中是火,眼底放光,
比什么黑暗势力都强。
头上的这重天比谁都更高,
爱情的天把阴霾、雷电往下抛,
它永远为咱们俩放射光芒,
我们获得天国光辉的奖赏。
马克思和燕妮的爱情让人看到,最好的爱情不是物质上的门当户对,而是精神上的情投意合、志同道合。物质上二人是穷困的,但在精神上,二人却是富足的。
1.5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会面
恩格斯出生于普鲁士的巴门地区,家族几代都是大企业主,家境殷实,恩格斯不愿意按照父亲的意愿继承家业,相反在经商的过程中,恩格斯对底层劳动者,产生了深深的同情,通过大量调查研究,恩格斯在1844年初完成了他生平第一部经济学著作——《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这部著作促使马恩开始通信,继而有了1844年8月在巴黎咖啡馆的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会面,两个伟大的人正式的走在了一起,在此后几年内马克思和恩格斯合作撰写了《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地基本观点,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为了帮助马克思战胜贫困,集中精力进行科学研究和理论创作,长期以来恩格斯在经济上竭尽所能地在经济上资助马克思。
两人之间的支持都是竭心尽力的,当有一次得知恩格斯被驱逐到瑞士,衣食无着的时候,马克思马上将手头上仅有的现金和汇票全都寄给了恩格斯。
恩格斯鼎立支持马克思,在恩格斯看来,马克思的天才要高过自己,马克思比所有人都站得高看得远,在此后共同工作的四十年时间里,恩格斯甘当“第二提琴手”并将此视作最大的幸福。
列宁在描述马恩之间的友谊曾说过:
古老传说中有各种非常动人的友谊故事……而他们的关系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
生活中我们都需要朋友,友情有很多种,以金相交,金耗则忘;以利相交,利尽则散;以权相交,权失则弃;真正伟大的友谊,总是发生在两个优秀的,独立的人格之间,也总是出现在两个志同道合的人身上。
马克思认为男人最好的品德是刚强,最厌恶的缺点是逢迎。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这样评价他:
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嫉恨和最受诬蔑的人,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竞相诽谤他、诅咒他。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只是在万不得已时才给以回敬。
以马克思的一首诗作为结尾,追寻理想,砥砺前行。
《人的自豪》
这目光穿透四周的人群
急切地去把真理探寻
炽热的渴念已化作雷电
无情地扫过显赫的门庭
如果你们都坍塌 坠落
那只能变成斑驳陆离的碎瓦断梁
一片豪华化为满目凄凉
残垣断壁显得暗淡无光
没有任何樊篱将我们限制
坚硬 贫瘠的故土不能把我们阻挡
我们乘风破浪 扬帆远航
我们将驶向更遥远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