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中央民族乐团-古筝传奇
亲人的辞世,爱人的背叛,至亲的乖离,朋友的疏远,生意的挫折,官场的失意;喧嚣之后的孤单寂寞,得意之后的怅然若失;焦虑、抑郁、愤怒、内疚、恐惧、嫉妒,五味杂陈的情绪,剪不断理还乱的纠结,为什么我的生活总是没有别人幸福?
其实,乱我心的并不是现实的事物,而是我们对现实的看法。如果明白下面四件事,就自然能接受生活的给予,顺应上苍的安排,活在当下,自得其乐了。
一是死亡的不可避免性。
每个人最终都要死亡,我们的亲人,也包括我们自己。并且,世事无常,有的人能够颐养天年,而有的人可能半路夭折。我们随时都有可能与死神不期而遇,人人如此,不分贫富,无论贵贱。
在一次聚会上,一个朋友说:“人的生命不管你活过了多少天,重要的是你记住了哪些天。”说的很有道理。时间是生命的载体,那些空过的日子,回忆起来仿佛都没有经历过;人是故事的载体,没有共同经历的人,日子久了就会忘记,仿佛从没有认识过。为什么同学亲、战友亲,因为他们之间有故事,彼此见证生命的成长。我们用心做过的每件事,都是一个动人的故事,不管结果甜蜜还是苦涩,都将承载生命的真实。
认真做事,善待他人,为生命留痕,也续存梦想,活着的意义大概就在于此吧。可是,人活百世,难免一死,人死之后,真的烟消云散,一了百了吗?有人反问:“如果没有来世,今生有什么意义?”去年看了一部电影《寻梦环游记》,颇受感动。影片的故事依托于一种假设:人死之后,进入另一个世界,而在那个世界生存的条件是还有人记得他,一旦所有人都把他忘记了,他也会就此消逝。由此我想,人在有生之年,一定要用心创造,善待他人,这样活着才有意义,死后也可以在另一个世界活得久一些、好一些。而那些历史上的名人,他们的名字和事迹永远能被人们提起,他们一定在那个世界长久地存在吧。
接受死亡的不可避免性,面对亲人的离去,就可以长歌当哭,哀而不伤;接受死亡的不可避免性,就不会贪得无厌,恨聚无多;明白了死亡的不可避免性,就不会虚度光阴,万事蹉跎。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活着的时候浑浑噩噩,自私自利,乏善可陈,好像从来都没有存在过。
二是冲突的普遍存在性。
生活中有这样一种人,他们不跟同学来往,同事之间只限于工作关系,亲戚也不走动。他们的内心里深藏着对人际关系中矛盾冲突的恐惧。面对矛盾,他们采取回避或退缩的态度,结果,生活的圈子越来越小,视野越来越窄。这样的人,更喜欢控制自己的家人,以此来获得一些可怜的安全感。
也有的人面对矛盾选择愤怒,想用愤怒的力量摧毁矛盾的存在。然而,往往事与愿违,既伤害了他人,也孤立了自己;与之相反,有的人在冲突面前,不论是非,一味退让,结果淤积了愤怒,伤害了身体。
其实,冲突是无所不在的,家庭中,单位里,社会上,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矛盾,因为每个人看问题的视角都会不同,每个人对事物的感受都有差别。不仅如此,家庭之间、单位之间、国家之间也是一样,常有矛盾。我们自己的内心,更是一个纷繁复杂,矛盾叠现的世界。
理解了冲突的普遍性,就不会因为要面对矛盾而狂躁或沮丧,就可以心态平和的去积极沟通,管控分歧,尽可能维系家庭成员之间的和睦,促进朋友、同事之间的和谐,而不至于因为小的矛盾使亲情乖离,朋友陌路。即使有时差强人意,也能坦然接受,淡然处之,而不是内心挣扎,情感纠结。
三是个人能力的局限性。
最近网上有个热门话题说,陪孩子写作业成了高危工作,多少年轻的父母因为陪孩子写作业,患上了高血压,甚至心脏病,狂躁、愤怒、无奈,复杂的情绪无情地摧残着所剩无几的耐心。不写作业父(母)慈子孝,写上作业鸡飞狗跳成了家庭的常态。这不是笑话,是当代年轻家庭的真实写照。
剖析愤怒情绪的深层心理,是因为自己对现实失控的无力感的拒绝。由于与生俱来的安全感的需求,人们总是幻想着掌控自己的世界:我要孩子长成我想要的样子,我要丈夫(妻子)按照我的想法做事,我要年迈父母听从我的安排,我要兄弟姐妹配合我的意志。要知道,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们好!世界好像就应该成为我想要的样子。可是,如果你愿意稍微换位思考一下,自己就会被原来的想法吓到。人人都执着己念,世界能不充满纷争?
这个的想法继续延伸,就变成了这样:我做错了事,说声对不起,别人就应该原谅我,说没关系;别人帮助我,我说谢谢,对方就应该回应不客气;我做了一件好事,就应该立刻得到回报;我驾车的时候,道路应该畅通无阻;我要远行,火车轮船都应该恪守契约,准时到达;我晾晒被子,天空就应该艳阳高照。。。。。。否则我就愤怒,就沮丧,就怨天尤人。
事实上,每个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没有人可以控制一切,哪怕他曾呼风唤雨,哪怕他能撒豆成兵。就像不能控制世界一样,我们甚至不能控制自己想法和行为,常常不知不觉地做了某事,不由自主地想起了某人。
承认个人能力的局限,便不再总想左右别人,家庭成员的个人感受,单位同事的不同想法,朋友之间的各抒己见,出门旅行的风吹雨打,都将成为点缀生活的花絮,而不再是如鲠在喉,不吐不快的纠结。
四是完美的不可获得性。
有人因为不能容忍配偶的缺陷,选择劳燕分飞;有人因为要求感情的纯粹,而与朋友恩断义绝;有人因为要求孩子完美闹得鸡犬不宁,父(母)子反目;有人因为要求下属的绝对忠诚而众叛亲离,成为孤家寡人。
似乎所有人都懂得完美不可获得的道理,可是,生活中很多人又都在要求完美(注意,可以追求,不可要求)。要求完美的表现,在于对缺憾的拒绝和否认,并因拒绝而愤怒,因否认而漠然。
如果我们能有片刻的自省,就不难发现,我们的内心也绝非完美纯洁之地,常常心有旁骛,处处以己为先;即使再忠诚,也会有自己的算盘,哪怕再慷慨,也会考虑个人的利益。自己尚不完美,怎可要求他人?
接受不完美,首先就要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接受自己生活的不完美。有一次与朋友喝酒,朋友在谈及自己孩子读书成绩不好时自我解嘲:“没什么,男子汉大丈夫难免妻不贤,子不孝!”说的慷慨陈词,听者颇感震撼。一千片叶子有一千种形态,哪一片都不是完美的标准,但哪一片都胜过圆规画出的圆满,因为它们是生命的形态。接受别人的不完美,就多了一份豁达;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就少了一份纠结。
凡事看主流,不苛求完美,也是古人的智慧。古语说:“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行,论行世上无孝子;万恶淫为首,论行不论心,论心天下无完人”,讲的也是这个道理。
佛说:“这是一个娑婆世界,充满遗憾和缺陷。”所以,对人对事不可强求完美。我说:“接受生活的不完美,就是真正的完美了。”
喜欢作者
阅读97
在看7
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