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知识
一、阅读小说时我们的意识在做什么?
1、我们观察总的场景并跟随着叙述;我们把词语化作意识中的意像,化为想象中的图画,并动用想象力,追求书中到底说了什么,叙述者想要说什么,他意在表达什么;我们在意识里追问作家的故事中有多少是真实的体验,还有多少虚构的想象。一方面,我们会体验到在小说中我们丧失了自我,天真的认为小说是真实的。另一方面,我们对小说内容的幻想成份保还会持伤感--反思的求知欲;我们任然要追问,现实就是这样的吗?小说里叙述和描述的事物是否符合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了解的事物。小说技巧的核心是一种乐观精神,以为我们从日常体验中汲取的知识,如果被赋予适当的形式,就能成为真相的宝贵知识;在这种乐观精神的影响下,我们评价比喻的精确性、幻想和叙述的力量、句子的构造、散文包含的隐秘而又真挚的诗意和韵味,并从中获得快乐;我们对主人公的抉择和行为作出道德判断,也评判作者本人关于小说任务作出的道德判断;在我们的意识同时执行上述这些操作之际,我们祝贺自己获得了知识、深度和理解。我们感觉与文本建立的深刻关系似乎成为我们个人的成功,我们心中渐渐升起小说只是为我们个人而写作出来的甜蜜幻想,与作家形成亲密关系和信任;当这些意识活动进行的时候,我们的记忆在一刻不停地工作。为了在作者向我们展现的宇宙中发现意义和阅读的快乐,我们感到必须要追寻小说的隐秘中心。因此我们把小说的每一个细节沉淀在记忆中,就像记住树上的每一片叶子。而这个中心就是小说的一切;
2、我阅读小说时,好似进入了梦境,忘记了其他一切事情,就是为了获得世界的知识,为了构建自我,塑造灵魂。
3、小说价值的正真尺度必定在于它具备激发读者寻找中心的力量。有了中心,我们可以天真地将之投射到世界之上。简言之:小说价值的正真尺度必定在于它具备激发读者感觉生活确实如此的力量。小说必须回应我们关于生活的主要观念,必须让读者在阅读时产生这样的期待。
4、逐渐地,我发现小说中心呈现的根本知识--关于世界的状况,也有关生活的性质。这种知识不仅存在与小说的中心处,也存在小说的每一个角落。这也许是因为一部优秀的小说的每一个句子都会在我们心中激起一种深沉而又真切的感觉,是我们知道存在于这个世界上意味着什么,同时我们也知道这种感觉本身的属性。我还了解到,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的旅游,我们在城市、街道、房屋、宿所和大自然中度过的生活所包含的不是别的,而是对一种也许存在,也许不存在的隐秘意义的追寻。
5、天真诗人毫不怀疑自己的语言、词汇和诗行能够描绘普遍景观,他能够再现普遍景观,能够恰当并彻底地描绘并揭示世界的意义——因为这个意义对他们来说既非遥不可及,也非深藏不露。另一方面,伤感的(反思的)诗人不确定词语是否涵盖了真实,是否可以达到真实,不知道他的表达是否传达了他追求的意义,他们质疑自己感知到的一切事物,甚至质疑自己的感觉本身。
二、帕慕克先生,这一切真的在你身上发生过吗?
- 1、阅读小说旨在感受这种乐趣,这种追寻中心的乐趣--并且也猜测细节的实际生活内容,问我们自己那些是想象的,那些是基于事实体验的。
三、文学人物、情节和时间
- 1、我们从主人公的视角看到宇宙--通过他们的感知,而且如果有可能的话,也通过他们的语言。然而,小说的首要焦点不是主人公的性格和道德,而是他们世界的属性。主人公的生活,他们在小说世界的位置,他们以一定方式感知、观看并介入世界的方式--这才是文学小说的主题。
- 2小说艺术的根本问题不是主人公的人格和性格,而是故事里的宇宙如何呈现他们。如果我们要理解某人,对其人格做道德观察,我们必须理解世界是如何在那个人的视野里呈现的。
- 3、如果说现实人物的性格是在生活中形成的,我小说主人公的性格也是这么被决定的:由他生活经历过的各种处境和事件。并以一种生动的方式阐明这些处境。
- 4、写作和阅读小说的活动有一种特别的层面,有关自由,有关模仿别人的生活和把我们自己想像成他人。迫使我们超越自己的视角,成为另一个人。
- 5、超越自我的限制,将一切人和一切事物感知为一个伟大的整体,设想尽可能多的人生,观看仅可能多的事物:小说家以这种方式接近于中国古代的画家,他们登上山顶,为的是捕捉广袤山川的诗意。中国山水画的研究者如高居翰喜欢提醒天真的爱好者:那个从高处一眼望去包揽一切、使中国山水画得以可能的视角实际上是虚拟的,没有哪位画家会真的在山顶上创造艺术作品。同样的,小说的创作活动包含寻找一个虚拟的点,从那里我们可以看到整体。从这个虚拟的制高点,我们能够最清晰的感知小说的中心。
- 6、将小说和其他长篇叙述区别开来、使之成为受到广泛喜爱的体裁的主要品质,就是小说被阅读的方式:沿着线索,通过故事中某一人物的眼睛,逐一观看这些小说的节点、这些神经末梢,并且将这些节点和主人公的感情和感知联系起来。
- 7、这些作家让全世界的读者感到,另一种理解自己的生活、领会其独特性的方式就是要关注自己的主观时间体验。我们在发现--凭借现代小说的帮助--我们个人时间和时刻的重要性之时,还学会把主人公的性格、他的心里和情感的特征看做小说整体景观的组成部分。我们借助小说,理解以前不被重视的生活小节,这意味着将他们浸透意义,置于历史语境和整体景观之中。只有带着我们生活和情感的零碎细节进入总体景观之中,我们才能获得理解的力量与自由。
四、词语、图画和物品
- 1、陀思妥耶夫斯基提供给我们的知识和智慧不是诉诸于我们的图画想象——如同绘制的一系列璀璨的图画,而是诉诸于我们的词语想象——如同一位分析性作家,希望我们可以完全以概念和词语思考。
- 2、在法国现代小说中,在巴尔扎克那里,物品揭示了主人公的社会地位;在福楼拜那里,物品指示一些更抽象的属性,如个人的品味和性格;在左拉那里,物品可以展示作者的主观性。小说里的物品描述是作者向主人公表达同情心的结果。
- 3、我非常理解为什么我敬佩的伟大小说家渴望成为画家,为什么他们羡慕绘画,为什么他们追悔没能“像画家一样”写作,因为写作小说的任务就是要想象一个世界——一个首先是画面,最终以词语形式存在的世界。绘画的时候,我总感觉孩提一般的天真;而写小说的时候,我更像一个感伤的成人。
- 4、和词语相反,意象的感染力和直接性解释了小说家——他们对情境有一种直觉的理解——面对画家的感觉,那种感觉到技不如人的隐痛,那种根深蒂固的嫉妒。但是小说家并非简单地就想成为画家;他们寻找以词语和描述作画的能力。小说家感到两种平行的责任:一方面,通过主人公的眼睛设想并观看世界;另一方面,以词语描绘物体。
- 5、无论是写小说,还是绘画,最高的目的必须是获得这种无比的快乐。
五、博物馆和小说
- 1、我们已经注意到,小说通过汲取我们日常的经验和感知,通过把握生活的本质特点,获得了召唤性的力量。小说也构成了一种内容丰富且有情感力的档案——有关人类的共同情感,我们对普通事物的感知,我们的姿态、谈吐和立场。
- 2、小说读者的快乐与博物馆访客的快乐到底是不同的,因为小说并不保存物体本身,它只保存我们和物品的际遇——也就是说,我们对物品的感知。
六、中心
- 1、小说家在他自己生活的细节和他的想象里发现了丰富的材料。他写作是为了探索、发展并深入揭示这些材料。小说家希望在作品中传达的深沉的人生观——我称之为中心的洞见——呈现于细节、整体形态和人物性格之中,这些内容都是在小说写作过程中发展出来的。
- 2、写作和阅读小说都需要我们将所有来自生活、来自我们想像的材料——我们个人世界的主题、故事、主人公和细节——融入这种光,融入这个中心。中心位置的模糊绝不是一件坏事;相反,这是我们读者需要的一种属性,因为如果中心过于明显,光线过于强烈,小说的意义将直接被揭示出来,阅读行为就成了单调的重复。
- 3、一旦我们完成这样的小说,我们就渴望重新阅读他们——不是因为我们已经确定了中心,而是因为我们渴望再一次体验这种乐观感。我们在阅读一部卓越的小说时,逐一设想并承认所有任务及其视角,我们付出精力将词语化为意象,我们还在意识中快速而小心地执行无数种其他活动——所有这些让我们感到小说的中心不止一个。我们了解到这一点,不是通过优哉游哉的思考,也不是通过晦涩的概念,而是通过阅读的体验。对于现代世俗化个人来说,要在世界里理解一种更深刻、更渊博的意义,方法之一就是阅读伟大的文学小说。我们在阅读他们时将理解,世界以及我们的心灵拥有不止一个中心。
-**
理解知识 - 1、热爱小说的人,首先必须得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
-**
运用知识
2016.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