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旅程——读《写给大家的西方美术史》

已经很久没有写读后感了,当一本书刚读完的时候还有动笔的冲动,但是时间一长,就不想写了。常常抱着读书会潜移默化地影响自己,不在乎一时所得的想法,只顾着读,反思的少了,其实就是懒惰了。与遗忘做斗争需要整个人生坚持不懈的努力。此文是为了梳理蒋勋的这本书中提及的主要美术阶段、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为我这门外汉打开更加方面之门,温故知新,便于记忆。

对于美术我是一窍不通,看本书原想是为了学习摄影,借鉴构图、光线运用、主题表达、美的演进等等。但看完后的收获却远超预期:一是了解到艺术家们对于人性的思考、创作灵感以及各时期的哲学与道德环境,二是确实可以培养欣赏美的能力。

本书总结了每一阶段的风格特征,对于没有美术知识基础的我来说,最是受用,所以一字不落的搬过来。我做的工作是选取各代表人物的一幅作品回顾,为的是纵向的通畅。

纵览全书,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概括比较简略,主要是描述了早期的起源:

1、史前时期——从一块石头,人类开始了伟大的美术创作

2、埃及——人类美术中最早形成“风格”的文明之一

3、希腊——为人类找到了“美”的起点,希腊艺术提供了人体的自由、健康的美学启示

4、罗马艺术——务实的个性和宇宙不可知的神秘本质相遇,罗马帝国将以数世纪建立起来的地上的繁华去印证一次心灵上对天国的渴望

5、早期基督教艺术——庄严、华丽,在人世间虚拟了天堂的神圣与崇高

6、早期文艺复兴的艺术——以人的觉醒为重心,以科学的视觉分析代替旧有的神学形式

第二部分:

1、文艺复兴的全盛时代——肉身自觉,肯定世俗繁华与感官享乐,融入基督教性灵生活,追求精神升华

达·芬奇:

圣母

米开朗琪罗:

大卫

拉斐尔:

西斯廷圣母

2、威尼斯画派——威尼斯的文艺复兴比意大利更多了一点幻想、一点感性的神秘与浪漫、一点现世欲望逸乐的流荡、一点色彩的炫耀

乔尔乔涅:

暴风雨

缇香:

乌尔比诺的维纳斯

丁托列托和韦罗内塞的俗世美学:

丁托列托-维纳斯、伏尔甘与战神
委罗内塞-利末家的宴会

3、北方文艺复兴——在最卑微丑陋的难堪境遇中,看到了生命更深沉的悲剧之美

凡·爱克:

阿诺非夫妇

超现实的鼻祖博斯:

人间乐园

平民传统——勃鲁盖尔:

雪中猎人

北方画派的总结者——丢勒:

4、矫饰主义——不满足于文艺复兴太过均衡、和谐的古典风格,追求更多肢体动作上的变化,夸大情绪的反应,使人物的身体产生更多律动感,也产生更多表情

将天神打入凡间的卡拉瓦乔:

手提歌利亚头的大卫

5、巴洛克运动——“巴洛克”喜好繁复的装饰、金色的华丽、扭曲多变的缠绕线条,追求强烈的律动感,善于营造堆砌之美。它既是一种国际风格的趋向,同时又是欧洲各地区民族美学自觉的开始

意大利的巴洛克风——贝尔尼尼:

圣特雷莎的狂喜

王权兴起与鲁本斯的绘画:

基督下十字架

西班牙的巴洛克——委拉斯凯兹:

宫蛾

荷兰的巴洛克——伦勃朗:

教授的解剖课

6、洛可可艺术——法国大革命前的宫廷艺术主流,崇尚富贵、华丽、繁复的装饰风

布歇:

裸女

第三部分:

1、新古典主义——隔着历史遥远的距离,重新把古典元素拿到当代来使用,赋予这些元素新的时代意义

大卫与新古典主义:

荷拉斯兄弟之誓

西班牙革命与戈雅:

1808年5月3日

安格尔与新古典主义:

德沃赛夫人

卡诺瓦与新古典雕塑:

丘比特与普赛克

2、浪漫主义的狂潮——浪漫主义鄙弃新古典形式上的稳定,鄙弃教条式的理性;浪漫主义相信真诚的内在激情可以激发人类创造力的最大潜能,也可以激发人类最高贵的情操

法国浪漫派的先行者——籍里柯:

梅杜萨之筏

浪漫主义的旗手——德拉克洛瓦:

自由引导人民

透纳与海洋之光:

奴隶船

3、写实主义的兴起——写实主义使艺术从主观回到客观,以更多客观存在的细节代替主观的情绪宣泄

柯罗:

枫丹白露森林

米勒:

拾穗者

杜米埃与阶级批判意识的兴起:

三等车厢

自然主义的库尔贝:

画室

4、告别古典——他们摆脱长久以来主宰西方美学的古典符号,他们以自己的语言书写自己的时代

5、印象派和后期印象派——绘画在照相机发明后,需要寻求新的表现方式和用武之地。印象主义为西方现代绘画别开生面。后来,野兽派、立体派、超现实主义,都从印象派那里汲取过营养

爱德华·马奈印象派创始人:

草地上的午餐

莫奈的光与色:

日出印象

现代艺术之父——塞尚:

圣维克多山

燃烧的向日葵——太阳之子梵·高:

罗纳河上的星空

远方除了遥远—无所有?——高更: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

6、二十世纪——现代艺术仍在持续探索,艺术被现代哲学推动,去探究更宽广的人文世界。

蒙克的呐喊:

呐喊

野兽派的马蒂斯:

舞蹈

立体派的毕加索:

格尔尼卡

抽象主义的向左走的康定斯基:

构成第七号

抽象主义向右走的蒙德里安:

线与色彩的构成

道亦在便溺——杜尚:

超现实主义的达利:

记忆的永恒

抽象主义——布朗库西:

布朗库西-空中之鸟

抽象表现主义——波洛克:

薰衣草之雾

波普艺术与安迪·沃霍尔:

梦露

行为艺术——博伊于斯:

如何向一只死兔解释绘画

美之旅,更是思想之旅结束了,作者最后说道:“现代艺术仍在持续探索,艺术被现代哲学推动,去探究更宽广的人文世界。人类内心是未来的新天地,这是20世纪以来,艺术探索的伟大进程。”

我想自从人类诞生以来,就从未停下对外(自然界)和对内(内心)探索的脚步,将来也不会停歇。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