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故事为《民间故事系列》之1153期,喜欢看故事的朋友不妨给个关注!
作者:小松
李木成,北宋年间汴梁人。李木成老汉家住在汴梁城东北面的一个小村庄里,平时以种植庄稼为生。
李老汉有一个儿子,是一位渔夫,经常外出打鱼,之后再将鱼虾运到城里的集市上卖,一年下来倒也能赚一些银子。
或许是李家收入微薄,家境平平,平时李老汉为人十分小气、抠门,舍不得吃穿,他家的日子过得很是节俭。
李老汉儿子二十岁那年,娶了邻村一位姑娘为妻。第二年,儿媳妇生下了一个男孩,李老汉得了孙儿,高兴不已,当晚他破天荒买了些猪头肉和酒水,一直喝到二更末了才倒头睡觉了。
就在小孙儿四岁那年,李老汉家的宅子是祖上留下来的,因为年久失修,一日午时,老宅子的西墙突然轰然倒塌,说来也巧,当时李老汉在地里干农活,儿子外出打鱼,老伴和儿媳妇都在东屋里休息,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可是外墙塌了,西屋不能住了,李家人睡觉成了难题。
“爹!西屋没法住了,我们三口人也不能总和你们一屋子住呀!再说,这间房子也老旧不堪了,万一哪天塌了,咱们可没那么幸运了!”儿子说道。
“老头子,儿子说得对,依我看还是找工匠重新盖一间房子,小命要紧啊!”老伴也劝说道。
李老汉看着眼前的小孙儿,思忖片刻,随后小声说道:“这间房子确实有年头了,既然如此,那我明日去城里找工匠前来盖新房吧!”李老汉说完后,家人们都露出了欣喜的笑容。
翌日一早,李老汉带着两张饼去了城里。走了将近半日,李老汉进了城。
他在镇上的集市附近询问了几位工匠,几经杀价后,两位工匠跟随着李老汉回了村子。
因为李老汉本就是农夫出身,经常干农活,有一身力气,再说泥瓦匠的活他之前也有过接触,所以为了省钱,他只雇佣了一名瓦匠,而另外的工匠则是一位陈姓木匠。
两位工匠跟随李老汉到了家,他们简单地看了看宅院,又听了听李老汉的盖房要求,二人点点头随后趁着天还没黑下来就离开了。
翌日一早,两位工匠早早地来到了李家,开始清理地基、准备盖新房,李老汉则在一旁帮忙。
儿子是个明事理的人,每日打鱼归来,都会挑出几条个体稍大的鱼,然后嘱咐妻子和娘,好生招待两位工匠。
儿子之所以这么做,也是希望工匠能卖力、用心一些,将房子盖得牢固一些。
起初,李老汉倒是没有反对,可是日子长了,李老汉心里不禁嘀咕起来:“我每日都会给他俩结算工钱,他们俩给我盖房那是理所当然的事,可是他们却餐餐有鱼吃,这些天下来,我家要少得多少鱼钱呀!这可不行,我得和他们俩说道说道!”
李老汉主意已定,于是朝着两位工匠说道:“两位老弟,有个事我要和你们说一下。”
两位工匠正在干活,听闻李老汉如此一说,都转过身停下手里的活,说道:“老哥,啥事?您说!”
“我给你们俩工钱,你们不是白给我家盖房,对吧?可是这些天以来,你们俩三餐都有鱼吃,这些鱼可不是大风刮来的,那可是我儿子辛辛苦苦捕捉来的,拿到镇上卖的话,也能卖不少银子。”李老汉严肃地说道。
两位工匠一听,面面相觑,随后他们俩不禁苦笑了一下,陈木匠随即问道:“老哥,那依着您来说,这事该怎么办?”
李老汉闻言后认真地说道:“这些鱼你们俩不能白吃,得给我钱,不过看在你们俩给我家干活的份上,我只收一半钱。这些钱我会在你们俩的工钱里扣除,二位老弟没意见吧?”
“啥?扣我俩工钱?你凭啥啊?”陈木匠一听这话急了。
“工钱我付给你们,这些鱼你们俩不能白吃!”李老汉坚定地说道。
“我干了一辈子的木匠,贫富人家也接触过不少,像你这般抠门的人我还是头一次见到。要是你提前说的话,我们俩也不会吃你家的鱼。老哥,我俩出门做工就是赚钱养家,可不是为了混吃喝来的,所以这工钱你不能扣!”陈木匠说道。
那个瓦匠心里也有气,可眼见二人吵了起来,还是站出来劝说两个人。可是李老汉坚决要扣工钱,陈木匠坚决不同意。
老伴听闻有吵闹声,小跑了过来,朝着李老汉说道:“老头子,你别这样啊!咱们当地有这个规矩,要管工匠吃喝,你可别破了规矩啊!几条鱼而已,咱犯不着啊!”
随后,老伴又对着两位工匠说道:“两位师傅,你俩别生气,工钱肯定给你们,刚才是他的气话而已。”陈木匠一听这话,这才平静下来。
等到儿子回到家,听闻此事后,对于父亲的做法,他也是无奈地摇了摇头。
接下来的日子里,儿子不敢再留鱼了,全都拿到镇上贩卖去了。
本以为这件事就此过去了,可没想到的是,等到完工那日,两位工匠接过工钱后一看,发现少了一些钱,陈木匠遂询问李老汉:“老哥,工钱不对劲,你少给了。”
“是!鱼钱我扣除了!”李老汉很直白,说出了原因。
两位工匠一听是吃惊不已,陈木匠年轻气盛,立马急了:“老哥,你这么办事难道不知道羞耻吗?那日老嫂子出面协调了,你怎么还如此行事?”
“房子已经盖完了,这些钱你们若是接受就赶紧离开,若是不接受,赶紧给我!”李老汉也急了,二人又争吵起来。
陈木匠心里有气,可眼下房子已经盖完了,他无计可施了。他攥紧了银子,转身欲要离开时,忽然想起师父曾经对他说过的话:“若是有人故意不给工钱,你就用我教授给你的鲁班术,不过你要记住,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千万不要乱用,那可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事啊!”
“既然他如此对我,我定要给他一些教训,不然这口气实在难消!”陈木匠想完后,对着李老汉说道:“算我倒霉,这事我认了!既然你这么办事,那就别怪我小气了,落在你家房梁里的工具,我要拿下来!”
“老哥我从来不占别人的便宜,你大可拿走!”李老汉不示弱,大声说道。
可他哪里知道,陈木匠根本就没有落下工具,他这么说,是要借此爬上房梁里使用鲁班术。
陈木匠闻言后顺着梯子爬上了房顶,随后偷偷地从随身布袋里掏出了一个木雕蛇,放在房梁的角落里,这才爬下了梯子,随后两位工匠提着布袋子,离开了李家。
“我家的鱼岂能白吃?真是笑话!”李老汉看着两个人离去的背影,得意地说道。
可是李老汉哪里知道?他终将为自己刻薄的举止付出应有的代价,只是这个代价连累了他的小孙儿。
我们接着讲故事:
房子盖好了,李家人高高兴兴地住进了新房子。可是就在住进新房后的第三天夜里,小孙儿忽然哭闹不止,李老汉跑到西屋,急切地询问道:“孩子怎么了?”
“孩子说房上盘着一条大蛇,吐着信子不停地盯着他。可是我反复看了,房上根本就没有蛇啊!”儿媳妇说道。
李老汉闻言后抬头看了看房顶,也没有发现有蛇。
小孙儿依旧哭闹着,儿子和儿媳妇不停地在一旁安慰。
本以为只是偶然的一个梦,哪成想,第二天、第三天夜里小孙儿又开始哭闹,依旧说房上有一条大蛇,这让李老汉和老伴不得不紧张起来。
“老头子,是不是咱这间新房子有问题啊?之前在老房子住,咱们可没有遇见过这样的怪事。”老伴说道。
“你说的也是,那我去请道士来看看?”李老汉说道。
“事不宜迟,你快去请道士吧!”
老伴说完后,李老汉走出了家门,朝着一座道观走去。
很快,一位身穿青衣道袍、手持拂尘的道士跟着李老汉回到了家。
那位道士在房子里看了又看,随后询问道:“这间房子应该不是你和亲朋好友修建的吧?”
“道长,是我雇佣工匠盖的!”李老汉回答道。
道士伸出手来仔细掐算,说道:“施主,你得罪工匠了,被工匠用了鲁班术,你若不信可以去房梁里搜寻一番,定会有所发现!”
李老汉一听吃惊不已,于是找来梯子爬了上去,他找寻半晌终于在靠近西屋的角落里发现了那个木雕蛇,李老汉揣进怀里,爬下了梯子。
“道长,我只找到了这个!”李老汉一边说一边将木雕蛇递给了道士。
“这是木匠所用的一种道术,一般是被人克扣了工钱才会使用。施主,你该不会是克扣木匠工钱了吧?”道士说道。
“这个……”李老汉被道士如此一问,当下心里有愧,居然不敢直面回答了。
“既然问题已经得以解决,再者说是你有错在先,施主就不要找人家理论去了。依着贫道而言,施主以后要有错改之,无错加冕,冤冤相报何时了啊!这个木雕蛇交给贫道,此事就此打住,不要再生事端了!”道士喃喃地说道。
李老汉听闻道士如此一说,心里愧意满满,他微微一笑,说道:“多谢道长的开导,此事确实怪我,以后我会多加注意的!”
“告辞了!”道士将木雕蛇揣进怀里,大步走出了李家。
“吃一堑长一智,老头子,以后你可不能这样了,你可知道,你害苦了咱们的小孙儿啊!”说完,老伴流出了眼泪。李老汉见状低下了头,没有再说话。
当天夜里,小孙儿没有哭闹,一直睡到了天明,果然是那个木雕蛇在作怪。
经历这件事以后,李老汉看明白了很多,他不再那么抠门、刻薄,村里人对他的看法也慢慢好起来了。
笔者有言:
写过这篇小故事后,小树叶要简单地说道两句:故事中的陈木匠偷用了害人的鲁班术,按道理来说,他是不对的,导致李老汉的小孙儿夜里不停地哭闹。
可是话说回来,陈木匠出此下策,归根到底是李老汉做事太过分。既然当地有招待工匠吃喝的规矩,儿子又有这份心,李老汉就不该拿鱼来说事,这也是故事的根源。
所以,从李老汉的身上,我们可以总结出来一个道理:做人不该过分刻薄、小气,那样难成大器,还会给自己招来不必要的麻烦事。
诸位,做人行事还是大气、宽容一些才好,老话说得好:和气生财,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各位看官,您觉得呢?
本故事完!
本期故事我们到这就讲完了,我有酒,也有故事,如果您喜欢,还请帮忙点赞,谢谢!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声明:民间故事意在向世人阐述道理,切莫与封建迷信对号入座,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