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关注《狗十三》这部片子,却一直没有看。看了剧照,看了简介,看了无数影评剧透,今天终于鼓起勇气看完了整部电影。
用表弟的话说:这就是一部小孩子毛病多,打一顿就医好了的电影。
但是看到李玩最后平静地吃下了狗肉,我还是忍不住泪流满面。一个孩子,就这样被迫成了大人们想要的样子,她终于“懂事”了,“听话”了。
回头想想我们成长的路,又何尝不是如此?从小到大,听得最多的就是“我是为你好!”“你怎么不懂事?”直到我们有了孩子,又让他们反复听这两句自己都最讨厌的话。就这样轮回,一代一代,一辈一辈。
我听到两宝发生了争执,大家总是会对大宝说:你要让弟弟!我们强迫大宝要懂事,要让弟弟的时候,都忘记了,他也不过还是个孩子。
我看到过小姐姐背着弟弟,在拥挤的车站努力想跟上妈妈的步伐,妈妈背着大包小包回头吼她:快点!惶恐的她迈着七岁的步子紧跑几步。
我看到雨后的小路上,孩子不小心摔了一跤,妈妈过来就是一耳光,因为裤子打湿了,弄脏了。惊慌的孩子不敢哭出声音偷偷抹眼泪,小小的手背上涂满了四岁的泪。
我看到晴天的公园里,一群孩子自由地在玩耍,奔跑,只有一个孤单的影子坐在垫子上,羡慕地眼光追逐着快乐的玩伴。妈妈怕他摔跤,不许去跑。他一边听着妈妈对朋友们炫耀:看我家宝宝多听话,不让他玩的他都不会去。一边希望自己能像孙悟空,把分身放在妈妈这里,自己去和小伙伴们玩耍。
我看到过小时候对家长完全服从的孩子,到青春期时突然像换了个人,与家庭决裂到没有一丝缓和。家人哭诉:那么懂事的孩子哪去了?
我看到过恼怒的妈妈对孩子怒吼:我能生下你,就能打死你!孩子漠然听着这耳熟能详的威胁,六岁的小拳头垂在瘦瘦的腿边。
我们常说:我的孩子,我的孩子。但他们,真的是我们的吗?
纪伯伦说: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像他们一样,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你是弓,儿女是从你那里射出的箭。弓箭手望着未来之路上的箭靶,他用尽力气将你拉开,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远。怀着快乐的心情,在弓箭手的手中弯曲吧,因为他爱一路飞翔的箭,也爱无比稳定的弓。
那么,他们既然是他们自己,就让他们成为自己,让他们选择自己的方式长大。
很庆幸在有孩子之前读到了这首诗,也在初为人母之时,读了蒙特梭利的著作。所以,他们可以在雨后的水坑里尽情地跳,可以在草地上打滚,可以在泥泞中听鞋子吧几吧几的声音,可以在浴室玩水,可以玩面粉,可以做很多孩子想做却又不被家人允许做的事。
给他们充分的自由,让他们做自己,慢慢等着他们自己成熟,而我们,就应当像是麦田的守望者一样,站在旁边,守望。
我也很想把这半生的人生经历都灌输给他们,让他们避免碰壁,让他们躲开黑暗,让他们远离危险,很想庇护他们一生。但这些是他们想要的吗?
为什么我要成为自己小时候最讨厌的人?为什么要让孩子听自己以前最讨厌的话呢?为什么要让他们重复自己被迫长大,被迫懂事,被迫成熟的经历呢?
但愿《狗十三》就到我们这里为止,我们的孩子,不仅仅是孩子,他们还是一个个值得被尊重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