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身体基本好了,6点半闹钟醒,不到7点起床,煎了两个鸡蛋饼,煮了粥,虽然鸡蛋饼做的不咋好吃,放盐少了,但是感觉,像是正常的生活了不是凑合的吃些粮食,为了免疫力的那种。
昨天早上起来,初时感觉挺好的,不过白天上班时,不是在打喷嚏,就是咳嗽,流鼻涕。一天下来,纸巾用掉两包多。
前些天,我还觉得我搬家前不用再买纸了。
今天发现,柜子里的纸只剩一包,告急。隔壁室友前天走时说,她房间还有些生活用品,看着能用的可以拿来用,我去看了下,还有四包纸巾。
如果按昨天的速度,这存量也有些堪忧。
今天赶紧下单,买了10包,也不知元旦前能否发出。
我们项目组6人目前只剩1人未阳过。部门领导也在统计阳过转阴的情况。
预计再过不久,大家要去职场上班。
在买纸巾的时候,我顺便看了一下口罩,n95口罩,为出门上班做准备。
几个月前,周边的几个大菜市场联合限制戴普通口罩的人,进菜市场必须戴n95,很多人虽不满意,为了进去,还是当场花1块钱买了n95换了。我当时觉得很是无理,也无他法,不想当场换口罩,也不想花那一块冤枉钱。离开了那个菜市场。
去了第二家,还是那种现象。没能进去。
去了第三个菜店,虽有规定,但当天还是让进去了。回家后,为了日后买菜方便,我还是狠下心买了一包n95,当时用了优惠券,25.9元买了50个,算上优惠券花的钱,大概31块。
今天一看,同样的一家店,同样的品牌,同样的一包口罩,50个。181块,涨了4.838倍。
虽然,市场的供需关系影响价格,可是半年涨近5倍,也太狠了。
我不买了,还有20来个存货。省着点用。年后降价再买。
就像早年当初的普通一次性医用口罩,曾经也贵的让我不想买,后来就便宜的让我觉得符合我的消费水平了。
今天的状态比昨天好很多了。昨天用的剩的小半包纸巾用完,新的一包,连三分之一都没用到。终于可以不用再继续浪费那么多资源了。想想前些日子看的一部韩剧,里面有做纸的过程,再想想砍掉的树。不生病也算是对自然的友好。
希望,明年,更多的口罩生产线可以改成生产别的。
也希望,新冠病毒不要再来我这里做客。
这几天,看到朋友圈里有几个不太开心的人。
一个人因为准备考研担心,准备了很久,临近考试,身体生病。很不开心。
我说,身体不舒服,是身体在告诉它需要休息,哪怕啥也不想,好好睡一觉。
另一个朋友说,生而为人,好难啊。
其实,上面两个朋友的经历和感受,我都有过。
第二次考研时我也不太舒服,当时我还不知道我需要休息。
我也想过,生而为人,好难啊。
就在几周前,北京放开,我还在想,会不会因此感染而小命不保。那天晚上发烧,周四室友提出可能感染,周五所有同事一致断定中招。我反倒放松了一些,虽然我还不信我中招。
有些事情,我们只是担心它啥时候来。真来的时候,也没那么难过了。
今天之后,生活会好起来的。
冬至将至,19年就想去颐和园看金光穿洞,冬至是工作日,20年也没赶上,想着21年去,21年在老家。今年也没有看成。明年的冬至是周五,还是工作日。
不过,我查了日历,24年的冬至,是周六。那时,疫情肯定过去了。经济也繁荣起来,大家都开开心心的。去看金光穿洞的话,一定要早点去,占个比较好的位置,才能拍出理想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