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限

临近晚上九点,有会员发来信息,要求语音聊天。我接收。

是瑜伽馆的一个Vip会员。讲述的是她组建的一个亲子瑜伽班,都是外校的家长带孩子来馆子上一周一次的私教课。

因为上课的时间在周六,几乎要上到晚上十点。这样前台的工作人员也要一直陪到十点,很是辛苦。组建这个团队的妈妈,也就是今天给我打电话的会员就邀请前台一起练。

就这样一来二去了,两个人越来越熟络。你带点零食,我送你点土特产,更是工作加上了感情。

上周六,前台小刘(姑且叫她小刘吧)又被带课老师邀请一起到亲子群里练瑜伽,小刘想想闲着无事,隧再次跟着一起练。等到晚间分享朋友圈,同行的妈妈看到有不是一起报名的人参加练习,于是提出不要外面的人加入,以免影响她们的隐私性。而且很尖锐提出,前台参与练习,是否也需要分摊费用。

这个会员迫于组织者身份,也是代言人,于是向前台小刘微信,转述了各位家长的意见和看法,而且没有丝毫的保留。连带分摊费用一事也泼盆而出……

今天中午我就接到小刘的电话,电话里还没有说几句,小刘就哭了,有被迫延迟下班的无奈,有被认为是朋友却被索要费用的不接纳,感情被遗弃的委屈,因为平时对别人好,所以理所当然别人也会接纳自己,对自己好的期待也落空。那一刻我心里也闷闷的,我知道因为不能明白自己的界限,而把感情投入的小刘戏演真了。

晚上听到会员的语音,我更清晰到小刘的不接纳,不允许,被伤害的情绪,由此在工作中小刘对该会员升起嗔怒之心。

从整个她们的交往中,我看到她们因为工作关系而接触,因彼此惺惺惜惺惺而互相赞赏,也因为投入了情感而对于彼此都有期待。当有问题发生时,一方就算是再理智,对方也会觉得受到伤害,她会有受害者模式出现,我对你这么好,你怎么可以这样对待我?而另一方不会因为自己理智表达而坚持,反而也会有情感上的背叛而生出愧疚之心,而这种愧疚之心也加深了对方的受害者模式。

我们在生活中有多少都是这样,没有界限的深入,当觉得自己的权利受到损伤,想要回头去维护时,明明有理却会受到对方攻击,而自己也因此觉得是背弃方。

感恩自己可以看到关系中双方的模式。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