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宜的东西,也许有沉重的代价


喜提继续加班的周末,今天满满当当一天的活,连上卫生间都是实在憋不住,掐表去的。

一位老同事(年龄大)在网上买了一部很便宜的手机,但是不会设置,新手机嘛,需要下载一些常用软件啥的,就叫我给弄一下。

拿过来,外观倒是不错,就是牌子很怪(从来没见过),样式看起来和某果手机极度相似,关于这个牌子很有说头:怎么的呢? 进网许可一个名字A,手机型号是另一个名字B,点开设置是另另一个名字C。

这就不说了,后面还有更炸裂的,手机打开,被预装了很多软件,关键不是常用的那些软件,而是一些听都没听过的奇怪软件,而且在我设置的途中,突然出现了广告弹窗,那一霎那还卡住了,就是上下滑动屏幕都没反应, 弹窗一直在闪,但是操作没有反应(包括触屏滑动、按侧面实体按键)。

我委婉地说 要不还是退货吧? 感觉这个弹窗很容易手滑点到扣费… 价钱确实很便宜啊,才339,339的智能手机,你敢信?

后面在网上查了很多,包括在购物网站、还有一些社交媒体上,有不少人说这可能是组装机器,也有消费者现身说法,表示自己用了没几天就坏了,要不屏幕失灵,要不电池掉电,而且拿去维修,还不好找配件;还有人说用这种手机,引起了很多奇怪的扣费。

不是很明白,就是这种组装的劣质机器,为什么还要流入市场进行销售呢? 这比假冒伪劣还假冒伪劣啊!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