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一本心理学的书,
觉得很有道理,与诸位分享下
---------------------------------------------
太用力的人跑不远。
努力不应该是某种需要
被时常觉知的东西,
意志力是短期内会用完的精神能量。
真正坚持到最后的人
靠的不是激情,
而是恰到好处的喜欢和投入。
(转发朋友圈)
当坚持不再成为需要被言说的事实
或是需要被排练的步骤时,
它就成为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而不是什么挂在生活之上的负担。
最长久的陪伴不费心力。
如果你真的喜欢那个人,
真的想在他身边一辈子,
就不会说有多么爱他,
而是觉得
“每天能和他在一起,
就很好。”
太用力的爱不仅让自己累,
也让身边的人累。
朴素的道理,
更经得起推敲。
因为用力会不自觉地提高你的预期。
不要像个孩子一样向这个世界索取回报,
自我的用力感觉、委屈,
不能成为你的筹码。
太用力的人更容易产生期望落差,
更不愿接受自己找错了方向的事实。
“努力没有回报”本身,
就是非常让人绝望的事情。
轻装上阵的人,回旋的余地更大。
人越用力,
就会越想要得到及时的良好刺激。
越用力的人对于正刺激的需求就越高,
越不能忍受暂时的负反馈。
真正的坚持归于平静,
靠的是温和的发力,
而不是时时刻刻的刺激。
太用力的人增加了执行的功耗。
纠结、选择恐惧,
是太用力的副产品。
只管去做,
就是在意识与行动之间
尽可能地减少冲突带来的心力损耗。
执行阶段最大的敌人,
是纠结,是埋怨,是后悔,
是内心的冲突——太用力,
就是心理额外动作太多。
我一直告诫自己不要用力过猛,
以保持自己
对困难的钝感和不顺的接受程度。
短期的过度用力
极容易造成身体和心理上的挫伤。
哪怕你在做的事情非常重要,
也要保证基本的休息和放松,
不要纵容自己消耗健康来填补对努力的需求。
到最后你会发现:
尽管你从不认为自己真的拼命过,
但是
正因为你走得足够远,
每个人都会认为你是多么地努力。
用力的人心里瞎折腾,
真正坚持下来的人往往
觉得“这就很好”。
"一直努力就很好"
“用力”是个很有意思的话题,
因为它很唯心,
有点玄学的神秘主义色彩的味道
和我们的直觉相违背的是,
如果你时常觉得
自己在一件事上很努力,
很可能显示你对所做之事的出神,
用力感,
很可能表明你并不喜欢所做之事,
或者所做之事给你带来了
很多不舒服的感觉,
大脑在呼喊救命想要寻求更多的正刺激。
身体说:“我撑不住了,
快自我刺激一下!”
这可能是一种信号,
意味着如果你此时不能合理地
把所做之事的功耗降下来,
长期下来你是坚持不下去的。
虽然,在自我激励方面,
我们仍然所知甚少。
不过这和经验是相符合的:
那些真正学习好的人,
往往不觉得自己有多努力,
或者说,真正坚持下来的人,
靠的是习惯,
是一种不被知觉的温和的努力,
而不是时时刻刻都需要靠什么
外部的、内部的有意识的激励。
心理学家发现,
正反馈并不是长期有效的方式,
因为容易产生依赖,
一旦刺激源消失,
特定的环境消失,
被实验者就会退回到原来的地步。
也就是说,
自我激励在暂时越过不舒适区的过程
有效的,
但不是长期的策略。
激励就好比吗啡,
可以帮你度过手术台的暂时难关,
却无法让你一辈子都沉浸在无痛中。
鸡汤的危害在于
它过于强调了激励的重要性,
却没有指出激励的不可持续性。
成功的人,也许是幸运,
也许是天赋异禀,
使他们在越过不舒服区的时间大大缩减,
形成更加长期的无意识的高水准行为。
这是不是对我们努力的一种启发:
坚持的终极目标是无意识的行为,
是与生活的无缝融合。
自我激励等正刺激,
也许需要被合理谨慎的使用。
比激励更重要的是——
过程的优化。
任何傻瓜都知道要努力,
只有少数人懂得要优化减少用力的程度了。
到最后你发现,
你真的能坚持下来的,
没有一个是你需要很挣扎
才能坚持下来的。
需要很多挣扎的都死在了半路上。
你当然可以认为
这是失败者为自己找的借口,
你也可以认为这是无用的鸡汤
让无知的人沉醉在幻境中,
但我希望你能真的理解
我真正的意思——只有
真正接受内心的不舒服,
接受你现在需要休整的事实,
你才会静下心来平静地
走出改变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