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发誓要增加储蓄,但当看到梦寐以求的一件衣服、一双鞋、一个包的时候,不把它买下来我们就受不了了;我们计划按时健身,却总能找到理由上一天的网;至于节食呢?我先吃了这块巧克力蛋糕,从明天开始,一定认真实行节食计划。这种为了眼前的满足而放弃长远的目标就是拖沓。我们怎样才能战胜拖沓的恶习呢?
一名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决定开展几项研究以探究这一问题的根源,期望能找到解决这一人类共同弱点的方法。他把他可爱的学生们当“小白鼠”进行一个实验。
实验
他教授的一门课程为期12周,需要完成3篇论文,这3篇论文在期末成绩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分量。他在三个班级采取了不同的机制要求学生们上交论文。
在第一个班级,他让学生自己规定每一篇论文的上交期限,一经确定就不准更改。迟交的论文按迟交的天数扣分,每晚一天扣罚总成绩的1%,早交的不会有加分。
我保证于第( )周交出第一篇论文
我保证于第( )周交出第二篇论文
我保证于第( )周交出第三篇论文
在第二个班级,他对论文不设其他期限,学生们只要到学期最后一节课结束时交上3篇论文即可。学生们可以早交,但早交也同样不会加分。
在第三个班级,他采取“专制”的方式:他给3篇论文都规定了上交期限,分别在第4周、第8周和第12周。
学期结束后,他发现第三个班级成绩最好,第二个班级成绩最差,第一个班级成绩则间于前两者之间。
结论
这一结果说明了什么?第一,学生们的确有拖沓习惯;第二,严格限制学生们的自由是治疗拖沓病最有效的手段。但是最大的启示在于,只要给学生们一种工具让他们自己设定期限,就可以帮助他们获得较好的成绩。
再看第一个班级的结果,班里大多数学生把3个交论文期限平均拉开,这些学生的成绩与被严格规定期限的那些一样高。有些学生则没有把期限拉开,有几个甚至根本没有给自己设定期限,这些学生把全班的成绩拉了下来。缺少了合理的期限分配,期末论文一般都是仓促而就,因而质量很差。这一结果意味着拖沓问题人皆有之,那些认识到并承认自己弱点的人能更好地利用设计好的工具帮自己战胜它。
这个发现对我们有什么意义吗?抵御诱惑、灌输自制意识是人类总体的目标,一再失败,少有成功是我们很多苦难的来源之一。从上面描述的实验来看,如果有专制的“外部声音”发出命令,我们多数人会倾听。当来,自上而下的命令并不总是有效,人们也往往不喜欢采用。退一步怎么样?最好的办法似乎是给人以自设底线的机会,选择他们喜欢的行动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