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去学校四年级语文教研组拿材料。
刚出语文办公室的走廊上,就听到了有人在怒吼,似乎整个楼层都能听到这震耳欲聋。
原来是一位家长当着班主任的面在教室门口批评孩子。我和两位语文老师走上前去了解情况。原来是孩子这学期经常有作业未完成,老师打电话和家长沟通情况,于是家长便放学之前来到学校。我看了那个女孩子,低着头,眼角里闪着泪光,手臂似乎瑟瑟发抖。
家长说,每天晚上非常忙,一看到孩子作业题做不出就来气。
班主任问这位女同学,作业题不会可以第二天问老师啊。这女孩子哽咽着,说了什么没听清。
这时家长又是大声棒喝:没吃饭呐!讲给自己听呢!!!
我们都劝家长消消气,先让孩子回教室。
我似乎明白了,为什么作业连续没完成。估计是孩子题目不会做,家长不仅没有耐心解决,还大声呵斥,久而久之,孩子便不敢再多做作业或解决难题了。这家长何止是批评孩子,连老师也给训斥了。
三四年级的孩子是学习习惯养成、从学习成果上培养自尊自信的重要时期,这个时候家长一定要注意自己说话的方式方法。
这位家长能在偌大的教学楼怒吼,可见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张飞”级别的人物,平常的沟通动辄都让自己家方圆百米抖上三抖,这样的环境如何让孩子健康成长?
大学时候有一位历史老师,现在已年过古稀。说话时候是不温不火,温文尔雅。不论教学还是生活,总能看出他的泰然自若。上课的节奏也是缓如涓流,音量虽然不大,但课堂上却总是引人入胜,我们都对他恭敬有加。我们多次看到过这位老师和楼层门卫攀谈,也是很儒雅的交流。这位历史老师不仅是系部导师,还是有教授头衔,还兼任省博物馆副馆长,是农业史研究组负责人。
其实,越是有能力有本事的人沟通起来越是低声细语,从不显山露水。反观那些总是吆五喝六的人,绝对是有点小作为就自我感觉良好认为自己高别人一等的那一批人。
就像高档小区里,秩序井然。而民房聚居区总是杂乱,还充斥着鸡毛蒜皮的争吵。
就像咖啡厅里安静温馨,夜市烧烤大排档里嘈杂鼎沸。
为什么商务人士谈的大生意大项目都在高档的场所里,而不是在街角的火锅店?一方面是因为越是重要的事情越是需要静心来商讨,另一方面往往这些成功人士没有市井之气,说话交流都是低声细语。
为什么呢?
往往这些人都聪慧敏锐,彼此都是有地位有修养,交流起来根本不需要叫嚣和嚷嚷,自然说话声音就放低了,这样也会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
教育孩子、陪孩子成长又何尝不是如此!
孩子不论是学习还是生活,都需要安静有序的环境。即使和长辈的交流也更需要平等的基础,这样孩子才能打开心扉,吐露心声,互增信任,解决问题,甩下心理包袱,健康快乐的成长。
更何况,讲话声音适中也是一种尊重,是一种修养和礼仪。这对孩子更是一种言传身教。
古语有云:胸有惊雷而面若平湖者,可拜上将君。不论是和孩子学习上的催促和指导,还是日常生活中的沟通,多些耐心平和,少些叫嚷,少些呵斥!
如果嗓音有用,驴都能统治这个世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