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34期“勤”专题活动。
我的一个同学,最后一次见他在医院里,那时的他已经快卧床不起了,骨瘦如柴,瘦得脱了相,弱不禁风,行动要人搀扶。曾经的一百三四十斤的大男孩,瘦的只有七八十斤。直肠癌晚期,才34岁,还没有婚育。
看到他就无比心痛,没想到在那一个月之后他还是走了。心地善良的他,把自己的遗体捐给了红十字会。因为他曾说,自己生病的时候多亏了这个社会,现在捐献遗体回馈社会。
像一阵清风轻轻划过,就飘走了。世上再无他的痕迹,他的身影只在熟悉的人当中。他的生命永远定格在34岁,永远美好的青春年华里。
依稀记得在高中的时候,他是班上最刻苦的同学。早上别的同学还没起床,他已经在那儿早读,背语文课文,背单词,背政治历史题目。晚上别的同学都已经走了,一般他是最后一个走。一边走还念念有词,重复刚才做的题目或者回味复习的内容。
勤能补拙。他的确是这样,比别人刻苦,比别人努力,花的功夫比别人多。依然成绩平平,因为他的基础太差了。好在他有一颗永恒坚持不懈的心。
虽然家里贫苦,但是他并不卑微,有一个乐观好胜的好性格。不会的题目,他会虚心向别人请教。不会的题目他会做一遍,再做一遍,不厌其烦。直到搞懂弄明白为止。
他写得一手漂亮的字儿,深得同班同学刮目相看。他的字儿很飘逸,像书法家的字儿。他永远把自己摆在最低的位置,很是谦虚。有时候课间空闲之余,会写写小诗,勉励自己。
他很是珍惜这得来不易的上学机会。父母大山里务农,家庭贫困,已经供不起他们读书了。因此家里唯一的妹妹早早辍学没有读书,便打工出来供他这个哥哥读书。他更明白妹妹渴望读书的心,比一般人更加努力学习。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勤劳刻苦,在高考的时候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学校的时候,他的理想就是当一名老师,现在终于实现了。他考了教师资格证,回到生养他的地方,当了一名小学教师。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在父母看来,他也终于扬眉吐气了。
他是一个积极进取的人,一直攀登着自己的人生高度。他喜欢文学,他的才华在毕业后的那一刻慢慢施展。他得过许多奖许多证书。白天教书,晚上写文章,写诗。事事力求最好,做到极致,因此积劳成疾,为身体埋下了隐患。
一段时间,朋友圈里同学群里看到他的众筹消息,忽然觉得不敢相信。但是事实摆在那里,只是觉得心里咯噔一下,不能接受。社会各界人士捐款,同学群也争先恐后捐款,他是感恩戴德,感激涕零。
他本想着在他病好之后回报社会,然而在疫情最初的那一年,他没能熬过去,悄然而逝。最初在抖音看到他去世的这个消息,心里不能自已,泪流满面。刚刚成才,一切刚刚开始,然而他已不在。留下他的父母,白发人送黑发人,还尸骨无存,这是何等的心痛。他与父母的缘分如此之浅。
他无疑是一个好的榜样,好的标杆,一面旗帜。他的一生戛然而止结束了,但是他的事迹还激励着更多的人。好的人生从来都是自己奋斗的,自己的勤劳,加上自己的智慧,加上自己的刻苦努力,哪会不成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