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另一个名字应该就是踏青。
四月应该是初春的末尾,初春时的北方柳树也吐出了绿叶,桃花也争相盛开,路边的迎春花肆意绽放,它才不管是几月。
暂时不看城市的繁华,四月的北京也是热闹的,同时也是多风的,或许春天本来就应该属于热闹吧。
不同于以往的时候,身在北京,没有去庄严的天安门,也没有去神秘的故宫,也没去繁华的南锣鼓巷,而是去了一个相对僻静的地方。
你一定没听说过-陶然亭公园
陶然亭公园的历史
1952年建园。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首都北京最早兴建的一座现代园林。其地为燕京名胜,素有“都门胜地”之誉,年代久远,史迹斑驳。名闻遐迩的陶然亭、慈悲庵就坐落在这里。秀丽的园林风光,丰富的文化内涵,光辉的革命史迹,使她成为旅游观光胜地。园内林木葱茏,花草繁茂,楼阁参差,亭台掩映,景色宜人。 湖心岛上,有锦秋墩、燕头山,与陶然亭成鼎足之势。锦秋墩顶有锦秋亭,其地为花仙祠遗址。亭南山麓有“玫瑰山”,其地为原香冢、鹦鹉冢、赛金花墓遗址。亭北山麓静谧的松林中,有著名的高君宇、石评梅墓。燕头山顶有览翠亭,与锦秋亭对景,亭西南山下建澄光亭,于此望湖观山,最为相宜。亭北山下为常青轩。
陶然亭的景色
「榭湖桥」
看到此桥以及站在桥上驻足拍照的游客,我脑海里想起的是卞之琳的《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看到此景感触更加深刻。
榭湖桥远远望去,想在雾里看花一样,神秘却优雅。这些年过去了,依然屹立在那,不挣,不抢,为行走在这里的人连接了关系。从这端到那段,春天的风里有它,夏天的雨季有它,秋天的落叶里有它,隆冬的雪里也藏着它。历经沧桑,却不失精致,像一个装扮时尚的老人,沉淀着阅历,蕴藏着气质。
「湖中泛舟」
四周都是柳树,这时的柳树已经不再是嫩绿了,二月春风里就已经是“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景象了,四月初,远远望去,绿茵茵的,一团团的绿色,好生让人喜欢。
湖中是游客在湖中泛舟,静静的坐在湖边的亭子里,看着船上的人,慢慢划近,停下来,然后又慢慢划远,深深被景色吸引。
「醉翁亭」
醉翁亭的周围随处可见的是那首流传千古的欧阳修的著名诗词《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是表达的一种与民同乐的情怀,感叹于古代的人胸怀如此宽广,相传北宋时期,滁州太守欧阳修在县城西南风景秀丽的琅琊山“酿泉”边的亭子里,经常约朋友一起喝酒,因为他酒量不大,经常喝醉,而且是年纪最长的,所以自号醉翁。他给这个亭子取名“醉翁亭”。
「飞扬在蓝天下的风筝」
那天天气晴朗,所以好多人在桥上放风筝,有老人有孩子还有年轻人。虽然已是四月了,但是,风筝还是让我们着迷,无论那个年纪。
对呀,每个人的内心里都住着一个孩子,暂时放下一切,不好好游玩,就亏待了一路的好心情,亏待了这一春天的美景。
此时的画面让人想起了儿时的记忆,每年的三月三都会跟着哥哥去放风筝。早上早早起床,记忆中似乎风筝就应该属于春天。
一首诗《村居》: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儿时的记忆永远不会忘记,适当的时候拎出来,还是如以前那么新鲜。像史铁生说的有些事我们不是忘了,而是适合收藏。
「海棠花」
海棠花是盆栽的,像是人工种植的,之前只是听说过,没有见过。花色有白的有红的。
「路边别致的图案」
道路两边的其他上画了好多可爱的小动物,有长颈鹿,有七星瓢虫,小天鹅,吸引了好多小朋友观看。
去那里玩不重要,重要的是跟谁玩。
如果生命是拿来浪费的,为什么不浪费给春天,愿你不会辜负一年里的春天,也不亏待你的一路好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