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一过,村里的青壮年纷纷远赴工作地上班去了。今天是元宵节,村里还剩下为数不多的学童和老人。明天,等这拨学童进城上学,村民所剩无几了。
我在心里默数着整个村子还有多少人,全村留下了十五个老人,平均年龄接近70,最大的老人已经九十二岁了,最小的是哑巴叔叔,为了照顾他老父亲,不得已没出去务工,他也已经五十五岁了。
村里没有对象的超过三十的大龄青年超过十人,成了他们父母的心病,崔也崔了,急也急了,就是处不上对象。记得上一次村里结婚吃席还是十一年前的事。
据我父亲说,全村去年没有一个新生婴儿出生,当然,剩下的老年人都还算健康。父亲虽然也有七十三了,留在村里,成了这群老年人的义务管事员。因为父亲是留在村里能识文写字的,处理事情挺麻溜公允,大家也信任他。几年前,还为一个孤寡老人照顾临终,“五保户”有政策托底,但毕竟要有人服侍,我父亲为他端茶饭倒水,送医送药。前些日子,但凡有老人留守的青壮年人,出门前到我家来请我父亲帮忙照顾他们的老人,也都留了联系电话,以备不时之需。我父亲满口答应,没有推脱。
我的村子如今已经变得有些萧条颓废,我也心生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