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不愧是纪录片的业界标杆啊,刚刚用琉璃一般透彻的镜头,让《蓝色海洋 2》席卷了一把全世界观众的眼睛,接着就用毛茸茸,暖烘烘的镜头,来跟踪拍摄猫科动物,再一次席卷全世界爱猫人士的身心。(不说了,看见那么多的猫科动物毛茸茸的身体在眼前晃来晃去,我的身体都酥软了!我控制不住自己的手啊……)
猫科,大体分为三亚属,总共15属38种。而BBC跨年推出的这部纪录片,将分布在世界上那个达到角落里的40种猫科动物挨个搜罗了一遍。从体型最大的虎,到最为强壮的非洲狮再到体型最小的锈斑豹猫,都是经历过大自然无数年岁月洗礼而存活下来的胜利者,(好像就猫这一类屈尊降贵当了人类的宠物,其他的猫科动物性子高贵着呢!)都是些实打实的肉食性动物,一贯的眼神坚定,无肉不欢。
(想想这加拿大猞猁吃的是更软糯的毛茸茸的雪兔,我心下不忍。兔兔那么可爱,怎么可以……嗯哼,咳咳……差点跑题!)
镜头先关注的是非洲莫桑比克的狮群,一只后腿受伤的母狮如何照顾自己和她的三只幼崽,如何团结整个狮群狩猎获取食物,因为过于严峻的生存环境的压迫,使得他们没有那般温情脉脉,所有的行为都是原始而直接,身负伤痛也要为活下去而奋斗,好一篇平民励志故事!
(注意看母狮子后退的伤痕,他就是顶着这样的伤去追捕长颈鹿的!)
接下来,斯里兰卡雨林里,体型最小的锈斑豹猫闪亮登场。身为体型最小的猫科动物,却有最天不怕地不怕的性子,手掌大小的体型,却要在庞大的森林里坚强求存。所以它们无所畏惧的利用灵活的体型,敏捷的动作,和优于人类六倍有余的视觉在危险密布的热带雨林里探索整个世界!
而在喜马拉雅的冰雪山脊之上,雪豹在贫瘠的山野里呼唤,所期待的不是食物与温饱,而是一个可以交配的异性伴侣。只是,他们那领地意识强大到几十公里互不往来的性子,以及日渐减少的数量,注定了的他们百年孤独的命运,让他日复一日回荡在山间的呼唤,显得格外的凄凉。
(这一段拍摄作为第一集正片最后的花絮,让观众见识了摄制组拍摄的艰辛。整个拍摄环境在喜马拉雅山脉海拔6000米以上的山区,蹲守接近一个月,终于在一定距离内抓拍到他求偶和划分领地的一系列行为。比如蹭味道和滋尿这样相对猫科动物较为隐秘的镜头。)
前面提及的三种都还是自然界里自由自在的精灵,而到非洲猎豹的时候,就出现了人类干预的痕迹。不论是猎豹母亲脖子上的定位项圈,还是加拿大猞猁耳朵上留下的科研标记,都在无时不刻的提醒我们,人类对于整个自然界所施加的干预。有保护他们免受额外的伤害为好意的初衷,也有人类生活逐渐侵蚀他们愈加宝贵的领地的无奈。
(猫科动物的领地意识和独居属性,使得他的生存领地至关重要,一旦领地受侵扰,他们会采取逆行的进化策略来保证自身安全。通常会选择迁移,抛弃现有居住地。但是逼迫过激,他们甚至于选择性的断绝生育来躲避外来侵袭。而这样的行为,只会进一步导致他们数量的减少,进而导致整个族群数量的减少和生存的愈加困难!)
(长脚山猫利用人类冶炼的池塘招引老鼠的特性捕食,但是,老鼠的体内所沉积的重金属估计也全部积攒到他的体内了!)
《大猫》的整个拍摄周期不如《蓝色星球2》那样漫长,但是他的地域跨度极其广泛,其累计的工作量相比其他纪录片也不遑多让。
因为整个拍摄过程的地区遍布全球,从最为酷热的非洲沙漠到最为寒冷的加拿大雪原,从物产丰沛的热带雨林再到干涸荒凉的喜马拉雅山脊,每一处的拍摄都尽力拍出当地的地质特点,然后贴合当地猫科动物的生存状态,用一种大全景的叙事手法,为观众勾勒出整个世界的一个猫科动物分布以及生活状态图谱!
因为是多个摄制组协同拍摄,所以,《大猫》的镜像风格命运《蓝色星球》那般统一,整体上显得表现手法过于多样,缺乏一贯性。有些地方浓墨重彩,宛若油画。有些地方过于写实,完全是电视纪录片的镜头特色。而这些多手法,多角度的拍摄手法,让观众尽可能近距离的观察平时接触不到的这些擅长隐蔽自己的伪装天才们。
(红外线夜视镜头捕捉到的美洲虎捕杀海龟的镜头,镜头本身就带着一种冷意。)
他们用镜头记录下这些集合力量和敏捷的精灵们生活的时时刻刻,满足人类那天真的好奇心,同时,又通过镜头里夹杂的不和谐因素不动声色的表明,人类工业发展在无形中对他们的生活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雪豹生存地域里越来越少的雌雄分布,猎豹脖子上的追踪器,加拿大猞猁身上的卫星定位系统,长脚山猫到人类开采区捕食以及逐渐积聚在体内的人类矿物质……等等行为,不论是从整体数量还是基因质量,都在有形无形的影响着整个猫科动物的生存。而作为食物链系统里不可或缺的高端捕猎者,一旦猫科动物的数量失衡,人类的生存也必然随之而受到很大影响。
所以,不要成天陷落在猫科动物软绵绵的皮毛诱惑里,要想真正的爱护他们,不如多看看其他猫科动物的生存环境。毕竟,这也算是在照顾我们人类自己的生存环境!
(原创非首发,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