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出发
在得知桂馨基金会要开展乡村夏令营活动时,特别激动,没有犹豫,第一时间就报名了。因为自己在大学期间就开始关注乡村教育,并且特别喜欢小孩子,这次活动不仅能深入了解乡村教育现状,还能和可爱的孩子们在一起,真是一次难得的机会。但是报名之后,心里却有点忐忑不安。虽然自己经常独自出行,但这次是到乡村去,而且新闻中也多有报道人身安全事件,不免对安全问题有些担忧。在基金会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最终还是说服了自己,收拾好行囊,向河南嵩县出发!
2/进村
7月19日,我的志愿者之旅拉开序幕。从北京坐高铁到洛阳,从洛阳做汽车到嵩县,再从嵩县做出租车,几经周折,终于到了我的目的地:翟岭小学!到了这里才知道,原来嵩县是河南的贫困县,翟岭村是嵩县的贫困村。
学校的校门不大,却也算整洁。校园里配有运动设施,无线网络全覆盖,实验室、多媒体设备一应俱全,甚至还有两架钢琴。我不禁疑惑,现在贫困乡村学校的硬件设施都这么齐备了,那在网络这么发达的当今,志愿者支教的意义又在哪里呢?
来到翟岭小学的第一餐,是这次志愿者的领队,一位看起来萌萌的大二女生自己做的西红柿炒鸡蛋、葱花香肠炒鸡蛋和米饭。女生说,她在家里没做过饭,来到这里,是第一次做饭。屋里轰轰作响的吊扇没能驱赶走令人烦躁的闷热,还有各种蚊虫不时前来“检查工作”,但这些似乎并没有影响我们的心情,我们一边驱赶着前来视察的“领导”,边吃边聊,如此简单的饭菜竟然也可以吃的这么有意境。
下午上课时间到了,孩子们纷纷涌入校园。好久没看到那么多张天真可爱的面孔了。小孩子总有一股特别神奇的力量,他们天真的笑容特别有感染力,如冬天里的一米阳光,虽然不多,却能温暖整个世界。看到他们的笑脸,感觉什么烦恼都被抛在了脑后,此时此刻,只想和他们一起笑。看着和自己小学相似的校舍,看到蹦蹦跳跳的孩子们,仿佛自己回到了那段无忧无虑的时光。
3/孩子们
在和孩子们几天的相处中,孩子们展现出的求知欲、创造力、想象力以及对音乐、绘画等艺术的感知力超乎我的想象,彻底刷新了我对乡村孩子的印象。在我脑海中,乡村的孩子可能因为信息和交通闭塞而显得有点木讷,但实际上,孩子们大方、开朗、爱说爱笑,学到新知识时,那一双双扑闪扑闪的大眼睛,对未知世界充满了好奇。他们创作的绘画作品、手工艺品特别出彩。
孩子们在待人接物上也特别有礼貌,“谢谢”经常挂嘴边。当然,小孩子也有调皮的时候,尤其是一些高年级的男孩子,但每个孩子本质上都特别懂道理,身上都有特别的闪光点。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个男孩子是邻村的,看起来有点霸气,看到有个低年级的女孩在水池边玩科学实验,就拿走了实验用的乒乓球,女孩不敢上前,就向我求救。我对教育孩子实在没什么经验,就试着问男孩:
“你也想玩吗?”
男孩点头答应。“我就是想试试,她不给我玩。”
我先征求了女孩的意见:“我们给大哥哥玩一次,可以吗?”
“嗯。”女孩有点不情愿,但也答应了。
“那我们约定,你玩一次,就给妹妹,好吗?”我转头和男孩说。
“好。”男孩很爽快地答应了。
“大哥哥要说话算话,不能反悔哦。”我不放心地又和他确认了一遍。
“好。”男孩又很爽快地答应了。
我暗自舒了一口气,两个孩子没有抢起来。但是对于男孩子的承诺还是有点担心,怕他会反悔。为了让男孩一次就玩的尽兴,不给他反悔的机会,我主动提出帮他一起做实验,他也很乐意地接受了。很开心地玩完后,男孩子主动将实验用具交给了我,自己就去玩篮球了。
还有一件事,让我看到了这个男孩子的诚实。那是在趣味运动会上,我当踢毽子比赛的裁判,大班的孩子要完成10个才能计分,这个男孩是大班的。在他踢到6个时,突然来了好多个孩子,我在维持秩序时用余光看到他踢了一下,就自然往下数到了7,回头时,和男孩确认了下“是到7个了吗?”,男孩说:“不是,还是6个。”然后很专注地继续往下进行了。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很难相信一个外表看起来挺霸气、不好惹的男孩子,身上有那么多宝贵的优秀品质,这些品质,犹如夜空中的星星,在他身上闪闪发亮。
这几天中,令我最感动的一幕,是孩子们自发地在教室里唱起了《夜空中最亮的星》。那是课间休息时,孩子们在多媒体上找到了这首歌,一开始还是几个前面的孩子在唱,后来越来越多的孩子加入,最后整个教室的孩子都在大声唱。我赶紧用相机记录下了这一刻,录着录着,眼眶就湿润了。孩子们一个个扬着笑脸,仿佛在得意地说,看,我们唱得多好!或许他们并不懂这首歌的含义,也许他们只是觉得好听,就是他们这种单纯的、简单的快乐,深深地打动了我。多么希望他们不要长大,就这么一直快乐下去。
4/乡村教育
这次支教夏令营的主题是围绕“悦读周”展开的。基金会志愿者用社会热心人士的捐款给孩子们搭建了书屋,从绘本到立体书等新式图书一应俱全,孩子们也特别喜欢。志愿者会引导和陪伴孩子们一起阅读。在交流中得知,虽然学校硬件设施比较完备,但师资队伍匮乏,鲜有老师愿意深入乡村为孩子们传授知识。有些硬件设施都是摆设,因为没有老师会使用,特别是缺少适合孩子们阅读的优质图书。“桂馨书屋”项目,不仅为孩子们带来了图书,还引导孩子们正确的阅读习惯和方法,将孩子们带入一个新的世界。基金会的工作人员说,这些年他们亲身感受到阅读带给孩子和家长们的变化。有一位家长,脾气有点急,通过自己阅读、给孩子读书,脾气温和了许多,整个家庭氛围也好了很多。不得不说,阅读的力量真的很强大。
在乡村,孩子们大多都是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外出打工,孩子们和老人一起生活。在陪孩子们读书时,有个孩子拿到了一本特别喜欢的书,很开心地坐下,却突然低声喃喃了几句:“我家里只有奶奶,爸爸妈妈都不在家,没人陪我读书。”那黯然失落的眼神如针一样刺痛了我。父母为了生计在外奔波,而家中的孩子又那么渴望父母的陪伴,这样的矛盾又该如何解决呢。
5/志愿者们
在翟岭小学做志愿服务的是来自辽宁师范大学大一、大二的学生们。这些大孩子们放弃了暑假休息时间,冒着酷暑,来到偏远的乡村,为这里的小孩子们带来知识。因为乡村蚊虫多,每个人都被咬的不成样子。志愿者们吃住在学校,睡在体育课用的垫子上,自己买菜、做饭。为了控制成本,每顿饭都是十几个人吃两个菜,菜不够吃,就用老干妈凑。即使这么辛苦,他们依然对志愿活动充满了热情。每天上完课后,他们会复盘当天的课程和教学组织,对不足的之处提出解决方案,复盘后还要继续备课到很晚。看到这些,心底不由得对这些刚20岁的大孩子们燃起一股敬意。
志愿者们不仅课教得认真,对小孩子的教育也是一丝不苟。有的孩子闯祸了,志愿者会严厉批评,但事后会私下与孩子聊天、谈心,帮助他们打开心结。课余时间,志愿者还给孩子们讲历史故事,从诗词歌赋谈到人生哲学,每个孩子都对志愿者哥哥姐姐们充满了崇拜之情。
6/尾声
这次志愿之行虽然只有3天,但触动的我的太多。孩子们身上的优秀品质、志愿者们的无私奉献、校长和老师们的坚守,都像一颗颗闪亮的星星,照亮并且温暖着我们每个人。闭上眼,这一切仍然历历在目,每一帧都那么清晰可见。
都说中国人没有信仰,那“信仰”究竟是什么呢?“信仰”不一定是某个神灵,它也可以是一种“信念”,善念就是一种信念,它好像是一颗夜空中的星星,可以给我们力量,指引我们前行,指引我们找到生活的意义。我常常会想,生活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或者说,活着的意义是什么?在经历了成长以后,我感受到活着的意义不仅是挣钱、享受,应该是做一个对他人有帮助、对社会有用的人。我们应该身体力行地为需要帮助的人做点实事。这样,在我们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才可以无悔地说,我来过。
这次志愿之行,还让我深深体会到,“公益,不至于捐赠”。乡村的孩子们固然需要资金的支持和物质条件的改善,但他们更需要精神世界的丰富。捐款很容易,难得是让孩子们了解外面的世界,帮助他们塑造更健全的人格品质,给他们插上理想的翅膀。
“我祈祷拥有一颗透明的心灵
和会流泪的眼睛
给我再去相信的勇气
每当我找不到存在的意义
每当我迷失在黑夜里
夜空中最亮的星
请指引我靠近你”
但愿那些唱着这首歌的孩子们,在他们长大了,迷茫的时候,还能记起这首歌,找到那颗“星”,给他们继续前行的力量。
2019年7月28日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