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则视频,刚刚毕业的同学在参加农大毕业典礼时,请农大校长给自己写一句寄语,没有看到视频最后的我,一开始以为校长会写“学业有成”、“前程似锦”之类的话,没想到最后寄语只留下了四个字,“幸福快乐”
看到同学晒出的寄语照片,我的心颤动了一下,一位居于庙堂之高的校长,同时也作为一位老师,内心由衷希望的,不是自己的学生将来能够出人头地,做出多么大的成就,他的祝福朴素而美好,希望你幸福、快乐
那一刻,我觉得我自己也有种被“言传身教”的感觉,儒家思想中融入中国人血液里的“温良恭俭让”底色,在两代人之间得到了传承
我想起我毕业那年,有一部非常火的电视剧叫《觉醒年代》,剧中辜鸿铭先生曾经反复提到一个词,温良,中国人的温良
“我们中国人,思想、性格有很多的弱点,但是在我们中国人身上,有其他任何民族都没有的难以言喻的东西——那就是‘温良’。温良,不是温顺,更不是懦弱,它是一种力量,是一种同情,和人类智慧的力量。”
我毕业的时候,还对先生说的这段话感触不深,离开校园几年后,再回味这段话,才品出“温良”背后的真正含义
对于还没见过世面的学生来说,学校就像是世外桃源和伊甸园,学校保护了不谙世事的我们,可学校没有告诉我们的是,“温良恭俭让”是对具备相同素质、相同思想境界的人而言的,社会是另一套丛林法则,很多时候过度的“温良恭俭让”反而会让自己的正当权益受到侵害,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从校园走入社会初期会很不适应的原因
底线思维和学会说“不”的能力,不仅会从心理医生的口中说出,也从各式各样的心理学书籍中体现,所以其实学会保护自己,也是一种温良,更是一种对自己的温良
回过头来,我更觉得校长的寄语和祝福通透有力,弥足珍贵。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生存技能只是学校教给我们的一方面,在人生的道路上,怎么走好未来的路?愿每个还未经历风雨的年轻人,在暴雨中迷失自我的时候,想一想,何以人生?简单的答案,幸福、快乐,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