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不赶,晚不赶,王夫人为什么要挑在这个时候赶走那么多人呢?
嗨,大家好!简书号虫子天下原创文学点评第四百七十九期上线啦!上一期,虫子天下给大家说的是,在贾府的八月十五的家宴上,当最后别人几乎都走完了的时候,在晚辈当中,只有探春留下来的事情。由此可以看出,探春真的是很有心机的。这一期,咱们继续来聊聊小说《红楼梦》的故事。
在古代的大户人家当中,除了自己家族的人比较多之外,恐怕最多的,就是服侍这些主人们的仆人们了。这一点,在小说《红楼梦》当中尤为明显。贾府作为在小说当中被主要描写的富贵人家,仆人的人数,自然是众多的,这无形当中,也显示出贾府的尊贵。
当贾府还在鼎盛时期的时候,众多的仆人倒是显示出了贾府的尊贵,但是,当贾府不再像当年那么鼎盛的时候,这众多的仆人,似乎就成为了贾府的累赘。毕竟,这些人也是要吃要喝的,这笔开销,仔细算起来,其实也是不小的。
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作为大户人家的贾府,往外赶人,也算是正常的。只是,王夫人为什么要赶走那么多人?早不赶,晚不赶,王夫人为什么要挑在这个时候赶走那么多人呢?那么,和题目当中所说的人参,又有什么关系呢?虫子天下总结了一下,那就是,是人参的错,又不是人参的错!
先来说下是人参的错。
按照道理来讲,对于贾府这样的大户人家而言,虽然不能说拿人参当饭吃,但是至少对于贾府而言,有好的人参储备,应该是很正常的事情。可是,就是在小说当中,当王夫人急需要人参来装扮脸面的时候,却拿不出像样的人参来。甚至,还需要想薛宝钗这样的亲戚伸出手,这对王夫人来说,是难以忍受的事情。
对此,在书中第七十七回《俏丫鬟抱屈夭风流 美优伶斩情归水月》中,有这样一段描写:
一时,周瑞家的又拿了进来说:“这几包都各包好记上名字了。但这一包人参固然是上好的,如今就连三十换也不能得这样的了,但年代太陈了。这东西比别的不同,凭是怎样好的,只过一百年后,便自己就成了灰了。如今这个虽未成灰,然已成了朽糟烂木,也无性力的了。请太太收了这个,倒不拘粗细,好歹再换些新的倒好。”王夫人听了,低头不语……
从上面这段描写咱们可以看出来,此时的贾府,连像样的二两人参都无法拿出来了。对此,王夫人的态度是“听了,低头不语”,王夫人之所以“低头不语”,一方面是王夫人想不到事情会发展到这个地步,另一方面也是觉得,自己的脸面无处安放。
所以,王夫人此时不得不考虑,要从贾府当中赶人了,因为贾府连买人参的钱,都快没有了。所以,虫子天下才说,王夫人赶人,是人参的错。
那么,为什么又说,又不是人参的错呢?
虽然说,王夫人是因为人参才开始赶人的。但是在小说当中,还有一个很明确的说法,来证明王夫人赶人的想法,其实由来已久,并不单纯的是因为人参的事情才开始赶人的。换句话说,人参只是一个诱因,下面的理由,才是王夫人赶人的最大的理由。对此,在书中是这么写的:
王夫人皆记在心中。因节间有事,故忍了两日,今日特来亲自阅人。一则为晴雯犹可,二则因竟有人指宝玉为由,说他大了,已解人事,都由屋里的丫头们不长进教习坏了。
在上面这段描写当中咱们可以看出,王夫人之所以挑在这个时候赶走那么多的人,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有人说,贾宝玉“都由屋里的丫头们不长进教习坏了”!对于王夫人而言,可以允许贾府缺人参,可以允许贾府的其他人不怎么长进,但是绝对不允许贾宝玉不长进。而现在,居然有人说贾宝玉被这些丫环们都有可能给带坏了,试想一下,王夫人怎能善罢甘休?
所以,虫子天下才说,王夫人之所以赶走这么多的人,并不是人参的错,人参只是一个诱因,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王夫人不希望贾宝玉被这些赶走的人给继续带坏了!
而之所以早不赶晚不赶,偏偏挑在这个时候赶,一方面是给大家一个错觉,觉得王夫人是因为贾府因缺少人参感觉到钱不够用才赶人。另一方面,也显示出王夫人开始真正关注起贾宝玉的成长来。虽然说,为时已晚!
那么接下来,在小说《红楼梦》当中,还有哪些你没注意到的有趣的故事呢?咱们下回再说!
依据事实,说出真实的感想!感谢您的阅读,欢迎关注虫子天下,看更多有态度的原创文学点评!如果你同意虫子天下的点评,希望能得到你的点赞、分享和转发!如果你不同意虫子天下的点评,虫子天下恭候您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