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9《少有人走的路》笔记

【泛泛晨读】Day152

2025.2.27 星期四

1、有效生气的“三不”:

不翻旧账、不对小人不发脾气、不要喊(别喊!!)

2、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德国哲学家 康德

3、《少有人走的路》P50

保持平衡,意味着确立富有弹性的约束机制。

4、人生有三种特性:脆性、塑性、弹性

【脆性】的人生:就像是花瓶。平常很光鲜。但稍微遇到一点点意外,就溃不成军,七零八落。

【塑性】的人生:就像是泥人。一旦出问题,行为和心态就会出现扭曲,甚至价值观变形。会美其名日:一切都是为了生存。

【弹性】的人生:就像是弹力球。就算被现实拍打,也会触底反弹,越是困难,反而弹的越高。不管遇到什么意外,总能再次站起来。

5、世界上最大的监狱,是人的思维意识。—— 哲学家 叔本华

6、生命中最伟大的光辉不在于永不坠落,而是坠落后总能再度升起。—— 曼德拉

7、生命是流动不息的,想要活得自在,就得具备顺从生命的弹性,就像垂柳一样随风摇曳,永远生活得优雅自在。——《生命的重建》

8、《少有人走的路》P52

要让心智成熟,就得在彼此冲突的需要、目标和责任之间保持微妙的平衡,这就要求我们不断自我调整。保持平衡的最高原则就是“放弃”。

9、《少有人走的路》P52

放弃人生的某些东西,一定会给心灵带来痛苦。

10、《少有人走的路》P53

放弃带来的痛苦程度取决于所放弃的东西的规模。

【小规模的放弃】-放弃速度、放弃发怒、放弃写演说词式的感谢信,并不会带来太大的痛苦。

【大规模的放弃】-放弃固有的人格、根深蒂固的意识形态和行为模式,甚至整个人生理念,其痛苦之大则可想而知。

11、《少有人走的路》P53

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在人生旅途上不断迈进,有些时候就必须要进行较大规模的放弃。

12、人生就是一场从无到有,再到无的游戏。

13、人生惟一的安全感,来自于充分体验人生的不安全感。——《少有人走的路》

14、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和奋斗。——《平凡的世界》

15、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庄子·知北游》

16、父母的放弃,也是一种成全。

父母的7次退出,换来孩子一生的独立。

孩子3岁,退出餐桌:这是孩子学习自主的重要过程,能培养其自主能力

孩子4岁,渐放手家务:父母可逐渐让孩子参与如收拾玩具、擦桌子等简单家务,锻炼孩子动手能力的同时培养责任感

孩子6岁,退出卧室:父母应引导孩子独立睡觉,帮助孩子学会自我安抚情绪,也让孩子明白尊重他人空间的重要性

孩子8岁,给出尊重:父母进入孩子房间等私人领域时应敲门,尊重孩子的空间隐私,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管理个人空间的能力

孩子12岁,退出朋友圈子:孩子渴望与同龄人交往建立自己的社交圈,父母应适度退出,让孩子自己学会处理人际关系,做出明智的交友选择

孩子18岁,退出选择权:孩子即将面临大学专业选择等人生重要决策,父母可给予建议,但要把选择权交给孩子(把孩子的“人生课题”还给他),培养他们对自己人生负责的态度

孩子结婚后,退出孩子的小家庭:孩子结婚组建新家庭后,父母要学会适时退出,给予孩子足够空间经营自己的幸福生活,不过多干涉他们的家庭事务。

17、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目送》

18、先秦《喜怒哀乐未发》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译文:

喜怒哀乐的情感没有发生时,可以称之为“中”;

当这些情感发生时,如果都能适中且有节度,可以称之为“和”。

“中”是天下最为根本的;

“和”是天下共同遵循的法度。

达到了“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归其位,万物便生长发育。

19、水满则溢,月满则亏;自满则败,自矜则愚。——《周易》

20、天道忌满,人道忌全。

21、花看半开,酒饮微醺,小得盈满,小满则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