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到了迦太基,带有罪恶的爱包围了我。我是如此地渴望爱,以至于我痛恨自己渴望得还不够,所以为了能深陷其中,我追求着爱。我憎恨平凡的人生,憎恨没有陷阱的人生道路。我的天主啊,我需要精神食粮,但我并不渴望得到它。不是因为我已拥有,而是因为越是缺乏,越是厌烦自己对它的需要。我只是极度地渴求肉欲,我那卑贱的灵魂早已疲惫不堪。虽然我更渴望着爱与被爱,但我所得到的只是肉体的乐趣而已。——《忏悔录》第三卷
“悔”,在《易经》里有表述:“吉凶者,失得之象也。 悔吝者,忧虞之象也”。一般理解悔是从凶转吉的一个状态。用在奥古斯丁《忏悔录》里也是恰当的。他一直在痛苦中煎熬,终于找到了人生的希望,从忏悔中开始了新生。我们平常人也经常经常后悔于自己的愚昧和短见,直到血淋淋的教训才回头是岸。但显然奥古斯丁的忏悔是更加深刻的,因为他更深地反思了自己的过去和思考轨迹,并站在当下的立场给出了解决方案,发自内心地认为自己错了,并愿意付出一切去改正,求赎。而后悔则更是一种情绪,通常还会归结于运气,家庭,阶级等外部因素。所以宗教的力量巨大也在此有了一个表现。
现代人也更加觉得这些罪:偷梨,纵欲和私生子等,似乎也不是那样不可接受。 如实地说出来,请求大家原谅,如果大家不原谅就是政治不正确了。但如果被狗仔队之类的挖出来,就是大问题了,当然也取决于危机公关的能力。传言卢梭因为伏尔泰的匿名小册子而激发了《忏悔录》的创作,以避免和化解更大的危机。奥古斯丁显然也有很多对手和敌人。无论是否有此动机,丝毫都不影响两部作品之伟大和忏悔之坦诚。
对于人性的善恶论,奥古斯丁大概同意人生来是罪人,连婴儿也不是无辜的。这也就构成了上帝之城和尘世之城的一个前提。前者已经被救,后者还在努力。奥古斯丁用《忏悔录》完美阐释了这种努力,并对教众有广大的示范效应。回答和澄清了一些疑问,但也并非完美解决了所有问题。
为何要让别人听到我的忏悔?人们总是想了解别人的生活,而对自己的生活却懒得去管。如果他们听到了我的忏悔,会不知道我说的是真是假呢。但是如果他们听到你说关于他们自己的事情,他们绝不会认为你在撒谎。因为你是在帮助他们认识自己。主啊,我要向你祈祷,希望我的祈祷他们能听到。我无法证实我祈祷内容的真实性,但是我相信那些心中充满爱的人一定会相信我。——《忏悔录》第十卷
后人对此也有很多争议,比如性善论,正义之恶,宗教权力的滥用等。但在他的时代里,这些问题可能不是作者面临的主要问题,在罗马帝国和国教基督教都式微或面临危机的前提下,谈论这些毫无意义。在奥古斯丁看来,基督教的前途和人类的前途已经捆绑在一起了,他为了这个信仰全身心地投入,真诚地忏悔,哪怕质疑历代的圣人和贤人。
《忏悔录》的重要性并非只是文中的观点和文字,而是后人对此书的各种发扬和争议,以及对奥古斯丁本人坚持自己信仰的一种致敬。
最后,可以看下虞翻对“悔”的疏解,“悔自内生,故象忧。忧者,思也,思其内之可愧者也。” 忏悔的动机可能是惭愧,这个惭愧的根源在于伦理道德,不符合自己或者大众的伦理道德就心生惭愧了。可见,信仰经常等同于某个伦理道德,在基督教这里是上帝之城,在柏拉图那里是理想国,在当今则可能是金钱王国了。
珍惜每个愧和悔的想法,这可能是有些人的反思的唯一启动机会。奥古斯丁未必同意"悔自内生",因为连悔和愧也是上帝创造的,但他肯定完全赞同,反思和忏悔是接近上帝和真理的最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