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游记

蝉鸣撕开七月的晨雾时,我正站在青石板路的尽头。空气里浮动着冰镇西瓜的甜香,老槐树影在发烫的柏油路上洇开墨渍,穿堂风卷着卖冰粉的铜铃声撞进巷口。行李箱滚轮碾过阳光的纹路,把蝉蜕、冰棍纸和未完的午觉都抛在身后——要去追一场盛大的夏天了,去听海浪嚼碎星子,去看萤火虫在山谷里写情书,去让风把衬衫吹成鼓起的帆。是的,我们要开始一段旅程了。

7.18日早晨,我们一行十六人从密云出发,到北京西站坐G91次高铁前往兰州,开启八天的甘南之行。历经六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到达兰州西站。当晚,我们一举行了热闹的开团仪式—西北铁锅炖。

7.19日早晨,在酒店吃过丰盛的早餐,我们启程前往天水。导游说车程比较长,需要五个多小时才能到。由于早晨起来的早,夜里休息的也不是很好,我在车上迷糊了好几回。补过觉,人渐渐精神起来。时间将近中午,我们离第一个景点大地湾遗址越来越近了。  大地湾遗址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五营乡邵店村东侧,是中国新石器时代的重要遗址,总面积约11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4米。 主要文物与遗迹- 文物:出土陶器4147件、石器1931件、骨角牙蚌器2227件、兽骨17000多件以及数十万残陶片。其中包括中国最早的农作物标本——炭化的黍和粟,还有做工精致的骨制鱼钩、网坠等。相继清理新石器时代房屋遗迹240座、灶址98个、柱基2处、灰坑和窖穴325个、墓葬65座、窑址35座以及沟渠12段。其中,F901占地面积420多平方米,是目前所见我国新石器时代面积最大、工艺水平最高的房屋建筑。大地湾遗址将华夏文明可追溯的历史向前推进三千年,填补了重要时期空白,呈现了从距今约6万年到4800年左右漫长岁月中人类活动,对研究中华文明起源的历史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們参观了遗址,又参观了大地湾遗址博物馆,留下了合影就离开了。

大地湾遗址

离开大地湾遗址,我们启程去天水。去第二个景点—诸葛军垒。诸葛军垒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是三国时期的历史遗迹,相传三国时蜀相诸葛亮领军北伐,恐蜀军至陇右不服水土,命军士各带川土一包备用。军至天水后,发现秦地水土与川蜀水土无异,遂将所带之土堆积于天水城东教场南,形成一土丘,即诸葛军垒。诸葛军垒公园依山而筑,背负青山,面临藉水。公园内复原了武侯祠、诸葛亮羽扇塑像及八阵图石阵,遍植松柏,兼具历史厚重感与园林雅趣。清代诗人罗家伦曾赋诗赞曰:“一树横挡天水关,相传故垒仰攻难”,此外,诸多文人墨客经过天水一带,都会临台凭吊,留下了不少诗词佳作,以寄托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

诸葛亮塑像
  离开诸葛军垒,我们前往伏羲庙游览。天水伏羲庙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西关伏羲路,是目前我国保存最为完整、建筑年代最早的祭祀伏羲氏的庙宇,被誉为“中华第一庙”。现存建筑始建于明成化十九年(1483年),总占地面积36400平方米,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庙宇坐北朝南,沿中轴线依次排列戏楼、“开天明道”牌坊、宫门、先天殿、太极殿等建筑,形成“四进四院”“前朝后寝”的宫廷式格局。先天殿内有明代伏羲泥塑彩绘巨像(高3米,手托八卦盘),殿顶彩绘河图及先天八卦、六十四卦方位图,国内罕见。太极殿又称寝宫,明代创建,殿上悬沙孟海题写的“太极殿”匾,尽间木质窗棂透雕团龙、团凤,为木雕精品。庙内还保存64株古柏(按64卦方位栽植)及千年槐树,老树参天,柏影掩映。
伏羲庙

游览了伏羲庙,我们又参观了天水古城。天水古城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地处陕、甘、川三省交界处,是甘肃省的东大门,北边是黄土高原,南边靠着秦岭山脉,渭河穿城而过。它是现存规模较大和保存较完整的明清时期居民院落群,占地面积27万平方米。建筑风格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与地方特色,以木材为主要材料,以黑白灰为主色调,古朴典雅。有众多的牌坊、门楼、寺庙、四合院等。其中四合院多为汉式北方传统四合院形制,大门一般设在宅院左下角,进入大门后经过门道和小天井,穿过垂花门,才进入正院或序院,庭院幽静,私密感很强。游览结束,当晚我们入住天水华陇大酒店,享用丰盛的晚餐。

7.20日早晨,天水下着小雨,我们驱车前往麦积山石窟。麦积山石窟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因山形似麦垛得名,被誉为“东方雕塑陈列馆”。它始建于十六国后秦,现存窟龛221个,有10632身泥塑石雕、1300余平方米壁画。石窟开凿在悬崖峭壁上,栈道凌空,景观惊险壮观。这里自然景色优美,我们去时下着蒙蒙细雨,正好看到了“麦积烟雨”的美景。 雨雾漫过麦积山的轮廓,像给千年石窟披上素纱。栈道在云气里若隐若现,佛龛前的雨丝斜斜织着,将北魏的微笑、盛唐的衣袂晕成水墨。石阶上的青苔洇着湿意,风铃在雾中轻响,分不清是雨声还是古佛的低语。山是静默的僧,雨是流动的经,一窟一龛都在烟霭里,慢慢显露出时光的褶皱。午饭后,我们启程前往宕昌,车程五小时。当天正值初伏,我们晚上一起吃了饺子,也应了头伏饺子的民俗。

麦积山石窟

7.21日,早饭后我们前往官鹅沟风景区。官鹅沟景区位于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城郊,是集森林、草原、地貌、水体等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体的国家5A级景区。森林覆盖率达75.1%,每立方厘米负氧离子约18000个,有“天然氧吧”之称。景区自然景观丰富,山奇林密水美,有高耸峡谷、高山草甸、终年积雪的雷古雪山(海拔4154米),20余处色彩斑斓的湖泊和10余处瀑布。踏入官鹅沟,宛如走进梦幻仙境。这里青山环绕,绿水潺潺,瀑布飞泻,湖泊如镜。奇峰怪石林立,原始森林茂密,四季景色变幻无穷。漫步其间,呼吸清新空气,聆听自然乐章,让身心在这片山水画卷中得到极致的放松与享受。

官鹅沟天瀑

午饭后,驱车前往腊子口参观。腊子口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东北部,地处长江流域嘉陵江水系白龙江北岸的腊子河源头地区,青藏高原东缘,岷山山系北支,迭山山脉,属西秦岭构造带南部陇南山地。“腊子口”为藏汉合音,腊子藏语为山青之意,藏汉合意为山青上的口子。腊子河谷处于迭山重峦叠嶂的峡谷之中,隘口长约30米,宽近8米,两面是悬崖绝壁,腊子河由北向南纵穿隘口,河上有座1米多宽的小木桥,是甘川古道的咽喉。1935年9月,毛泽东、周恩来率领的工农红军一、三军及中央军委直属纵队进入甘肃,为打开北上通道,发起腊子口战役。国民党守军以腊子口为防守重点,构筑碉堡、工事。红军正面突击队夜袭,迂回部队攀悬崖迂回包剿,于9月17日凌晨攻克腊子口,打开了进军甘肃的大门。重要地位:腊子口战役是红军长征进入甘肃关键性的一场硬仗,也是军事史上以弱胜强、出奇制胜的著名战役,是红军长征北上途中最后一道、也是最险要的一道关口,为红军顺利进入陕甘地区开辟了通道,粉碎了国民党军企图阻止红军北上抗日的阴谋。今年正值腊子口战役胜利90周年,我们一行人在纪念碑前合影留念。之后继续向前,途经茨日那毛主席故居地,在纪念碑前留影。

毛主席故居地留影

然后,我们驱车前往扎尕那。扎尕那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是天然岩壁构筑的“石头城”,藏语意为“石匣子”。这里山势奇峻,被《中国国家地理》评为“中国十大非著名山峰”之一。景区内有东哇、业日、达日、代巴四个藏族自然村,藏式榻板木屋沿山层叠分布,经幡飘扬。自然景观融合了高山、峡谷、森林、草甸与第四纪冰川遗迹,6-8月平均气温约20℃,是避暑胜地。人文方面,有始建于1645年的拉桑寺,以及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农林牧复合系统。

扎尕那


游客可徒步穿越迭山、探访润吾沟,或在仙女游滩看日落、达日观景台观日出晨雾。7.22早晨,我们在停车场等车。不时有藏族妇女拿着彩绳询问是否编藏族发辫。还有小孩子拿着编好的花环向游客推销。

7.22日,我们换乘七人座汽车,前往小独库公路。甘南小独库公路是四川阿坝州若尔盖县境内的550乡道。它连接甘肃迭部(或扎尕那景区)与四川阿坝州的若尔盖花湖景区,全长约45-50公里。靠近铁布镇部分路段较窄,多为单车道,部分山顶爬坡路段及小部分路段有碎石及土路等非铺装路面。后半段翻山越岭的盘山路段,公路穿行于峡谷、高山、森林之间,有怪石林立的高山石海、扎萨格大峡谷等景观。翻过扎萨格神山后可欣赏到若尔盖大草原的风光,草原上牛羊成群。沿途经过热盖村、崩巴村等原始藏式村落,村中有漂亮的白塔,当地村民在此转塔祈福,充满浓郁的藏族风情。在山顶等位置还可以看到彩色的经幡,能感受当地独特的宗教文化和民俗风情。我们的司机特地用无人机为我们拍照留念。

小独库公路留影

中午饭后,我们前往若尔盖花湖。花湖生地处四川、青海、甘肃三省交界处,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黄河从巴颜喀拉山发源,一路东下,在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受西倾山脉阻挡转弯,与白河汇合形成长达443公里的“几”字形大弯。这里多数土地为高原草地,水资源丰富,水草丰美,是天然牧场。景区内有草原、曲流、花海、牛羊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岛屿众多,红柳成林,是黑颈鹤、丹顶鹤等水鸟的乐园,被中外科学家誉为“宇宙中的庄严幻景”。态旅游区位于若尔盖草原腹地、213国道旁,是国家4A级景区、“中国最美湿地”,也是甘南自驾线上的必到点。我们沿着长长的栈道走到湿地中心,欣赏湖光山色,看远处一望无际的大草原,蓝天白云,鸥鸟飞翔,游人喂鱼喂鸟,感受人鸟和谐的快乐。

若尔盖花湖

7.23日早晨,我们前往黄河九曲第一湾。黄河九曲第一湾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唐克镇和辖曼镇交界处,地处四川、青海、甘肃三省交界处,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黄河从巴颜喀拉山发源,一路东下,在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受西倾山脉阻挡转弯,与白河汇合形成长达443公里的“几”字形大弯。这里多数土地为高原草地,水资源丰富,水草丰美,是天然牧场。景区内有草原、曲流、花海、牛羊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岛屿众多,红柳成林,是黑颈鹤、丹顶鹤等水鸟的乐园,被中外科学家誉为“宇宙中的庄严幻景”。

黄河九曲第一湾

午饭后,我们前往郎木寺。郎木寺景区位于甘肃甘南州碌曲县与四川阿坝州若尔盖县交界处,有“东方小瑞士”之称。景区以白龙江为界,江北是甘肃碌曲县的赛赤寺,江南是四川若尔盖县的格尔底寺,两座寺庙均属藏传佛教格鲁派。赛赤寺创建于1748年,建筑多为金顶,规模宏大;格尔底寺始建于1413年,供奉着五世格尔登活佛肉身舍利,寺外网红红墙适合拍照。周边有白龙江源头、纳摩大峡谷、仙女洞等自然景观。草原上开满格桑花,分外美丽。这里融合了藏、回等多民族文化,喇嘛寺与清真寺和谐共存。

7.24日早晨,我们一行人前往甘加密境。甘加秘境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距县城30公里,交通便利。景区面积131.23平方公里,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体,曾被《国家地理》评为“人一生要去的50个地方”之一。 景区内有广袤的高山草原,夏季绿意盎然、牛羊遍野;180米高的白石崖如天然屏障,崖顶有法螺顶、云端牧场等奇景;白石崖大峡谷中藏着神秘的史前溶洞(暂未开放),曾发现16万年前丹尼索瓦人化石;还有达力加翠湖等。人文景观包括2000年历史的八角古城,城廓呈罕见的八角十字形,是古代军事要塞;千年古刹作海寺为雍仲苯教寺院;白石崖寺是格鲁派寺院,寺主为贡日仓女活佛。

在甘加秘境,我们看到了活泼可爱的土拨鼠。它们有着圆滚滚的身体,短短的尾巴,不怕人。土拨鼠是高原上的快乐精灵,它们圆滚滚的身子裹着棕灰色绒毛,一蹦一跳时像团滚动的毛球。探头探脑的模样憨态可掬,见到人会直立起身,睁着黑亮的圆眼好奇打量。当你递过食物,它们会抱着爪子小口啃食,喉咙里发出满足的“咕咕”声,瞬间治愈所有疲惫。我们和土拨鼠互动嬉戏,它们可爱的样子带给我们无限的快乐。同行的年轻人带着无人机,我们又一起拍了合影,大家开心快乐地又蹦又跳,留下了难忘的瞬间。

草原精灵——土拨鼠

午饭后,我们启程前往拉不楞寺。拉卜楞寺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拉卜楞镇人民西街252号,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被誉为“世界藏学府”,拥有中国最完整的藏传佛教教学体系。寺内建筑规模宏大,有六大学院、48座佛殿,鼎盛时僧侣达4000余人,是甘南地区的政教中心。拉卜楞寺特色鲜明,拥有世界最长的转经长廊(约3.5公里,1700-2000多个转经筒),是电影《天下无贼》取景地,入围“神奇西北100景”。我们推动转经筒缓缓前行,祈福着世间的一切美好。游览后,我们驱车前往兰州,车程四小时左右。

庄严肃穆的拉卜楞寺

7.25日上午,我们先去了有着百年历史的中山桥。兰州中山桥(又名兰州黄河铁桥)位于兰州市城关区白塔山下,滨河路中段,是兰州市地标性景观,有“天下黄河第一桥”美誉。该桥始建于清光绪年间,由美国桥梁公司设计,德国泰来洋行承建,1909年竣工通行。1928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改名为“中山桥”。桥长233.5米,总宽8.36米,结构为四墩五孔穿式钢桁架,上部有5座弧形钢架拱梁。2004年,中山桥结束通车历史,改为步行桥。200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入选“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

然后去甘肃省博物馆参观。甘肃省博物馆是甘肃省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位于兰州市七里河区西津西路3号。该馆前身是1939年成立的甘肃科学教育馆,1956年更名为甘肃省博物馆,1958年迁入现址。馆内藏品丰富,现有88821件/套,类别涉及古生物化石、陶器、铜器、瓷器等,汇集了甘肃从远古时期到近现代的大量文化珍宝,其中国宝级文物有16件,包括铜奔马、驿使图壁画砖等。 博物馆内人流拥挤,可以说是摩肩接踵。特别是一些镇馆之宝展柜,更是被围得水泄不通。我们只看了“马踏飞燕”就匆匆离开了,我买了冰箱贴当作纪念。

马踏飞燕

八天的旅行一晃而过,虽然身体有些疲惫,但是美好也永留心底。旅行的意义,不在于打卡多少景点,而在于跳出日复一日的轨迹,让身心在陌生的风里舒展。 或许是在清晨的古镇石板路上,撞见挑着露水蔬菜的阿婆,听她用难懂的方言讲一句“早啊”;或许是站在雪山垭口,看经幡被狂风扯得猎猎作响,突然懂了什么叫“天地辽阔,人如尘埃”;又或许只是在异乡的小酒馆里,和素不相识的人碰杯,听他们讲各自的故事,才发现生活原来有千万种活法。

那些走过的路、遇过的人、看过的风景,会悄悄重塑我们。它让我们学会在迷路时不慌张,在独处时不焦虑,在差异中懂得尊重。当旅行结束,带回的不只是纪念品,更是眼里的光和心里的底气——知道世界很大,自己可以很小,却也可以很有力量。

美好永留心底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