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在看完《月光男孩》以后,认为他仅仅讲述的是一个黑人男同的成长故事,那你就太小看这部电影了。
电影想要表达的,不是种族歧视,也不是同性恋歧视,更不是校园凌霸对青少年的心理创伤,这些都是陈词滥调,还不足以让他捧到奥斯卡,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人,是你,是我,是这个时代每一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人,它讲述的是我们作为个体在这个社会中的无助感,最后在社会的洪流中失去最后的那一点点自我。
是的,正如时代杂志对于《月光男孩》的评价,这是一个讲述被世界抛弃最后发现唯一的生存法则是被这个世界同化的故事。
而很多对于这部电影无动于衷的人,要么是被保护的很好,还未经历社会的暴雨洗礼,要么是早已麻木,被这个社会摧残地忘记了疼痛。
是的,《月光男孩》想通过Little的故事,唤醒我们每个人的自我,重新审视自己,重新认识自己,它就像一面镜子,照到了我们的内心。当淡淡的月光洒向沙滩,当一个光着膀子的少年看着无边无际的大海,你是否有那么一刻看到了自己?你是否还在为自己当初的梦想坚持,亦或是随波逐流,消失在这片汪洋大海中。
很久以后,我们会发现,自己慢慢变成了曾经最讨厌的样子。
故事里的每一个人物,都逃不出这样的命运。而作为这部电影的观众,我们是否也和Little一样,慢慢变成自己讨厌的样子?
想起高中的时候,自己一直勤奋努力,特别看不上那些逃课上网不务正业的学生,可是到了大学,我也成为了他们中的一员,玩游戏玩的昏天暗地,废寝忘食。曾经我也非常讨厌按部就班的生活,认为生活要时时刻刻有惊喜和变化,可最后我还是考了公务员,甚至还慢慢开始享受这份安定。曾经的我,是个心直口快,有一说一的直性子,最看不惯虚伪的谄笑和客套,但是身在机关中,我很快学会了这些套路,变得八面玲珑左右逢源并且暗自得意。
是的,看着月光下的那个男孩,我看到了自己,看到了自己竟变得如此丑陋不堪却不自知,活得如此窝囊却还乐此不疲。我就像被关在动物园中的狮子,被这个社会驯化地认为这方圆一百米就是整个草原。
月光下的那个男孩的回眸,一下子就唤醒了我,我知道现在的自己离预设的目标太远太远了,远得甚至连想都不愿去想了。不过,我仍有不甘,那份不甘就像我灵魂最后的一点尊严,傻傻地保护着它与这个社会格格不入的样子。
我相信《月光男孩》还有第四章,那就是Little最后活成了自己真正想成为的样子,勇敢的爱,勇敢的恨,勇敢的追逐梦想,勇敢的去拥抱生活。这应该是导演最希望我们能够做到的,尽管他知道,这很难。
但是只要你和我一样,灵魂深处仍有那一小簇火光还没被这个社会熄灭,那一切都还来得及,我会继续小心翼翼保护这一点火种,因为我相信,总有一天,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最后,我想说,没必要去争论《月光男孩》是否值得上这座小金人,因为对于一件艺术品来说,任何的荣誉都是对它的一种亵渎,艺术无高低,它的价值在于他的感染力,而不是获得了几座奖杯,我想,能因为这座奖杯而让更多人关注这部电影,那对于《月光男孩》是幸运的,对于观众更是幸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