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习惯,终生受益

这周,我做个了试验。

何谓试验?就是以前从来没有尝试的, 开始尝试了。

在做运营时做尝试,开始每晚的碎碎念。

本来吧,碎碎念的主题是偏向于:向学员传递荣誉观、公司介绍之类的,但是,后来,还是被我写成了自己在做运营时,拥有的一些习惯。

在说习惯之前,先申明:这些习惯不仅可以用于做运营,生活和其他职业的也适用于这些习惯。

一、复盘

如果,你经常看我文章的话,相信你看过我不少的复盘文章。我之所以会有习惯将复盘从平常的小复盘,到后来,形成一篇文章,也是因为做运营时,培养的习惯。

过去,在学习社群运营的知识时,泡过一些优质的社群,由外在环境加上自己也不反感写复盘,写复盘的习惯就慢慢形成了。

我会在文章里面,经常会提到一句话:做运营,是需要不断迭代的。不管是迭代运营玩法,还是活动玩法等等。

常见的复盘模板:

亮点有哪些?

优化点有哪些?

感受有哪些?

这是做活动时,会用到的复盘模板。

那复盘的目的是什么呢?

是学习。

复盘,是对一天的工作回顾,也是对明天要做什么,所做的一个计划。复盘时间长了,规划能力开始提高,对当下所做的事,也更容易集中精力去完成。

我会经常去复盘,一方面,是因为做运营的缘故,另外,一方面是我在复盘时,往往会发现自己以前没有发现的东西。

后者,听起来挺玄乎的,结果是,我在复盘后,思考问题会更加全面。毕竟,一天当中,我们要做很多事情,会有很多灵感产生。这些,都是需要及时做记录的。

像阅读《微习惯》这本书,作者就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培养微习惯的方法。复盘之后,需要迭代,迭代的背后,是一种渴望成长的欲望在内。

让自己变得更好,是我们很多人的追求,包括,我也不例外。

二、拆解思维

如果,你把拆解想得太难了,那大可不必。因为,我们在拆解一样东西时,是需要用不同的思维方式来拆解的。

比如:我们在拆解海报,要分析海报中的文字、图片、位置、颜色等等;但是,我们在拆解文案时,要考虑的是:排版如何、语言通顺与否、逻辑性如何、主题是什么、讲给谁听?等等。

虽然,在拆解不同元素时,会提出不同的问题。但是,这并不是影响:我们去做拆解。我的拆解习惯,是根据一样东西的要素,去做拆解。

比如:一场活动的拆解,我会去回顾,并拆解整个活动流程、活动中的海报、文案也会去拆解;

再比如:我在拆解游戏时,根据自己看到的、自己的感受,来提出不同的问题,做拆解。

所以,你不用害怕:拆解好难。如果,你是一个拥有强烈的好奇心、观察力,很多东西都是可以拆解的。

在拆解上,我一直坚信一句话:万物皆可拆,只是,你是否愿意拆,这是另外一回事。

那拆解的好处有哪些呢?

模仿能力、观察力、学习能力开始上升。

在拆解之前,我们可以先确定:拆解这样东西的目的是什么?

是在工作中、生活中可以用到,还是简单地满足我们的好奇心呢?

包括,我们复盘之前,也是有目的在前的。即使,你现在对于复盘的目的,不是特别清晰,但,当你开始复盘一段时间之后,你会发现:自己的成长,是肉眼可见的,而不会因为忘记,就没有了。

三、精品思维

精品思维,是我在上斯颜老师的课程时,第一次了解到。后来,就开始不断复用。我们在工作中、生活中,都需要有精品思维,尤其是工作上,拥有精品思维,可以让自己获得更多机会。

当你有意识地在工作中、生活中,不断地使用精品思维时,你所交付给别人的东西,质量都不会太差。毕竟,一样东西的好坏,是需要你去判断之后,才能交付出去。

比如:我们要做一张海报时,在前期确定模板时,我们会去讨论很多细节上的问题。在讨论细节时,就是在运用精品思维。

只是,我们要注意:不要陷入一种过于纠结的状态。你的定位不同,你在运用精品思维时,所关注的东西也是不同的。

不管,你是运用复盘、拆解还是精品思维,它都会帮助你更容易了解一件事物的底层规律,更容易看清事物的本质。

为什么要看清事物本质呢?

因为,它可以让你更加快速地学习。成甲先生,曾经说过:知识的思维模型有四个层次,而了解事物本质,只达到了:了解学科原理这一层次的思维模型。

这也是:大道至简的由来。术可以千变万化,但是,道是不会改变的,底层规律是不会改变的。

期待我们都能拥有更加丰富的大脑。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