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中国智慧   感悟文化魅力

图片发自简书App

假期陪儿子一起阅读了一套绘本《聆听二十四节气》,虽是绘本,却让我深深领悟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叹劳动人民的非凡智慧。


图片发自简书App

众所周知,一年有24个节气,每个节气15天左右,而我国又将每五天命名为“一候”所以一个气节也就是“三候”。古代的劳动人民根据当地的气候特征和特殊现象,又分别起了名字,更加简洁明了的表示当时的天气物候等现象。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以刚刚过去的惊蛰为例: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鸣,三候鹰化为鸠。意思是说:一候时,桃花红,杏花白,气温回暖,村里的桃花都盛开了;二候时,仓庚也就是黄鹂开始发出悦耳的声音,以此寻找伴侣;三候时,鹰会躲起来繁殖,而布谷鸟则活跃在田间地头,随处可见。


图片发自简书App

在惊蛰时节,天气比较干燥,大家可以吃梨来润肺清热,预防咳嗽。

图片发自简书App

许多祸害庄稼的虫子也开始从地里钻出来,南方地区的人们会将黄豆、米谷炒着吃,象征害虫被消灭,这个风俗被称为“炒虫”。

图片发自简书App

人们还会到庙宇里祭拜白虎雕像,用猪油涂抹它的嘴巴,因为白虎在古代被视为口舌是非之神,惊蛰祭白虎以此来减少是非之祸,祈求万事顺利。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七十二候结合天文、气象、物候知识,指导农事活动,不仅在古代具有重要意义,在现代农业学和气象学相结合的今天,它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是两千多年以前形成于黄河流域的人类生产实践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和财富,可想而之古人的智慧是多么的精深呀。

图片发自简书App

2016年11月30日,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评审,正式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国际气象界,这一有两千年历史的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不仅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被深深折服。


图片发自简书App

此外,每个节气都有着自己的传说故事,我们可以在感悟叹为观止的中国智慧的同时,也可以体会传统文化的精髓特色。就是这样简单的一套绘本,让我不断追寻传统文化的脚步,有想要学习传统文化的动力,在传统文化的海洋中流连忘返。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二十四节气是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长期经...
    天马酒仙阅读 3,990评论 0 11
  • 第四章 春夏秋冬,二十四节气 一切皆是映射。 春夏秋冬 春 左边的上下部分是“木 ”字 的 两 半 ,木 的 中 ...
    光剑书架上的书阅读 2,959评论 0 9
  • 中国天文考古学《中国天文考古学》 作者: [冯时]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年: 2011-11页数: 5...
    kevinou2007阅读 2,725评论 0 7
  • 是谁黯淡了你的眉眼 是谁嗤笑着你的挂牵 是谁遗忘了你的孤单 折一只纸船 让它飘过你的心岸 带上你不再诉说的期盼 月...
    妮妮雅阅读 160评论 0 0
  • 操场散步时偶遇的孩子和妈妈,和平常一样拿出画本随手画下。朋友说我的画风还是如此抽象,可是我画下的孩子和母亲却如此真...
    若初_M阅读 31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