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十年前,大宝出生了,作为家里的第一个孩子,他是大家延颈鹤望的到来,众星捧月般的存在。就是这样一个存在,给大家带来欢乐和希望的同时,也给玲玲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不想、不愿意、也没有条件在家里做什么全职妈妈,那孩子谁带?请保姆?全家人都不支持,因为保姆残害幼儿的新闻屡见不鲜,让没有血缘关系的外人看大家都不放心。
让罗健家人来帮忙?毕竟现在的社会都是爷爷奶奶看孩子。罗健爸就不用说了,很粗心,不会带孩子,整天烟不离手,孩子交给他是没指望了。罗健的妈妈?罗家的第一个孩子,还是个大孙子,她自然是喜欢的很。罗健妈没有推脱,在他们小两口回家接她的时候就跟着出来了。
不过,大家都没有想到的是,罗健妈妈的到来也是让玲玲陷入绝望的噩梦。罗健妈一到她们那里,就吵吵着房间太小了,她受不了。房间也确实是小,当时他们两个工资不高,租了一室一厅过渡,想着攒点钱买房子付首付呢,就没租太大的房子。玲玲说让罗健妈住主卧,他们一家三口住客厅,克服一下。罗健妈说不行,她在乡下住习惯了敞亮的房子,这里太小了她不适应。
也不知道罗健妈是不是她的高血压症或者其他的毛病犯了,因为她身体一直不太好,常年吃药的。有一天晚上罗健妈突然流鼻血了,她就说是这房子不好,湿气太重。他们的房子是一楼,湿气是有些重,但是太高的罗健妈又说她爬不动呀,腿也不好。
第二天,孝顺的罗健就开始张罗着换房子。那里的房租是付三压一,三个月的房租刚付好,提前退租的话压金也不退,等于是要损失四个月的房租,近万的支出让玲玲很心疼,那可是她好几个都攒不出来的钱啊,真金白银,就这么白给别人了。重新租房子又要付三压一,而且房子要大,每个月至少要增加三分之一的开销。看着不增反减的账户余额,玲玲和罗健不知道吵了多少次。
房子是罗健和他妈妈选的,这下总没意见了吧。玲玲的产假眼看着要用完了,她正准备去上班的时候,罗健妈又出问题了。罗健妈说在这里心脏不舒服,每天快到做饭的时候就去睡觉,饭做好了她看起来就正常多了,起床,吃饭。玲玲一边带孩子,一边做饭,她连手都搭不上一下。这都不说,只要给看孩子,玲玲也愿意伺候着。
就在玲玲要去上班去的前一天,罗健妈住院了,说是一直心脏不舒服,怕是心梗。住院一个星期,检查了一堆东西,啥也没查出来,出院了。但是罗健妈说是她水土不服,再也不愿意在这里了,怕死在这里。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玲玲和罗健只好把她送回去。
那么原来的问题又重新摆在他们面前,孩子谁看?只不过这次能看大宝的又少了一个,最终只能让玲玲妈来带。当初玲玲嫁罗健的时候玲玲妈就不同意,玲玲还甩下豪言壮语,说他们不会靠父母也能把日子过好的。这不就打脸了吗?玲玲妈妈还差一年退休,也只好提前退休来给他们看孩子。
但是玲玲妈给他们看孩子也是有问题的,玲玲妈的情绪比较卷,玲玲结婚前和妈妈关系还比较好,那时候她还把玲玲当孩子,玲玲任性结婚后就不一样了,她早已把玲玲从家庭中剥离出去。现在玲玲又低下头求她看孩子,玲玲妈觉得不去看会被别人笑话,去得心不甘情不愿的。再加上玲玲妈正好又处在更年期,一家人相处下来一点都不流畅,玲玲对自己妈的态度也变得小心翼翼,生怕一句话一件事产生了矛盾。而且只要玲玲和罗健在家,他们就不敢让玲玲妈看孩子,一是怕老人累了,二是怕老人说他们懒。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玲玲妈对玲玲的要求越来越高,让她不堪重负。养大宝的时候没经验,喂饭喂到了小学,一直右手动来动去,玲玲的肩周炎都犯了。在家说话由强势也变成了弱势,什么都不敢反驳。
大宝小时候没有智能手机,罗健也还算勤快,洗衣做饭加拖地,都干了。现在的罗健更多的时间都放在了手机上,对于家里是不是干净,他从来都不在意。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玲玲就成了那个先喂孩子,自己吃饭收底的人。习惯是个可怕的东西,一旦形成就以为是正常的。
就像开头那碗面,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成为了他们点餐时多余的那碗。玲玲知道只有她才能让那碗面名正言顺地放到他们的饭桌上,她需要的是改变自己。只要意识觉醒了,什么时候意识到都不算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