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一个梦(二)

图片发自简书App

宁海,坐落在群山之间。远山云雾迷蒙,耳边吴音软语。

报到处悦明湖酒店,《云水禅心》、《葬花吟》袅袅。

两位接待者订了四份盒饭,与我们共用午餐。闲聊间,得知其中一如动漫般的女孩是雪野老师的女儿。我们问她是否也写童诗,她笑曰不写。

我和玲决定在力洋镇住宿。力洋镇是雪野老师的家乡,他的童诗研究所在那儿,童诗活动也在那儿举办。

开车送我俩去力洋镇的,是一个文静的女孩,途中得知她姓林,是雪野老师的“弟子”。小林是幼师,兼做一年级的诗教。

“中午的盒饭吃得惯吗?”她问道。

“很好吃的。”我们方明白,午餐和接送都是由雪野老师安排小林为我们做的。

一路青山绿树,南方的秋色没有北方那么深。车行大约半个小时,一座古朴的小镇出现眼前。

小林把我们送到童诗节活动地——力洋文化礼堂。雪野老师正和工作人员布置活动现场。

雪野老师,我从他的童诗书和网上见过,他穿一件雪白的上衣,眼神清澈,跟想象中的一样亲切和善,写童诗的人,总是容易打交道的。

“我们慕名而来。”相互握手。

“怎么跑到这儿住?”雪野老师觉得这边住宿条件差了些。

“离您近啊,能近距离地感受您这里的文化气息。”玲说。

雪野老师帮我们联系好住处,接着继续布置现场。

在宾馆休息了一会儿,我们下楼,搭宾馆老板的车来到雪野老师的诗教研究所。

图片发自简书App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四顾雪野老师的诗教研究所,自然想到《陋室铭》。雪野老师的夫人一边给花草浇水,一边告诉我们:“这座四合院有两百七十多年的历史呢!”

图片发自简书App

雪野老师养了好多石头和野草,一院禅意,与长满青苔的墙壁,恰好相映成趣。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也许,只有回归自然,回归乡野,抱朴守拙,才能更多沉静下来,从心里开出诗花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