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借口:我还没有准备好

行动,向来就不需要准备的足够好,而且也不可能准备好。

我们或许会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

我们如果想去做某件事的时候,总希望自己先准备的足够充足了,再去做,感觉这样才会做的好;在想去学某项技能的时候,总会想自己先把基础打的足够牢固,学扎实了再去实践。如果没有准备充足,就不会采取行动。不过通常,自己想去做的或是想去学的,最后都不了了之了。

例如,想去爬山露营,就会想,得先做好准备。要购买各种登山装备,登山鞋、帐篷、餐具、驱蚊液、相机等。然后还得先锻炼一个月,增强体质,还得选个好天气......

结果通常是,登山的装备放的补满灰尘,堆放在仓库,而登山的事早就忘记了。最多只会在某次朋友聊天中,你可能会说“我原计划去登山来着,帐篷都买了,后来因为一直没准备好,所以没去成,等我有时间准备好了一定去”。

不知道你是否也曾有过这样的想法和经历呢?

我有过,而且很严重。

对于“我还没有准备好”这句话,自己太深有体会了。因为曾经有将近好几个月的时间,我就处于这种状态。每天疯狂的学习各种技能和知识,把时间安排满满的。心里不断告诉自己:“我还没有准备好,要赶紧准备,准备好了就马上去做。而且你看,我没有在浪费时间,我在学习唉。”

现在回想起来,那时的自己真是太愚蠢了,完全是自欺欺人。好在后来经以前一位很敬佩的领导点播,才幡然醒悟。

她当时指出:

首先我只是在瞎忙,而没有实际的采取行动,建议我应该是“输出倒逼输入”。其次没有深刻思考自己的目标和方向,一切的准备和忙碌显得没有清晰的目标性。而且当时她对我说了句”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我现在依旧记得清楚。

现在想想,当时的自己,一直都在不断的准备着,但却永远都没有准备好的时候,也就从来没有真正的去行动过。貌似在不断的学习和努力,可产生的结果却没有。

就好比,你不断的把钱投给一家公司,而这家公司的老板一直告诉你,我们还没有准备好,还没有做的足够好,还需要不断的完事。进而出现的结果就是:你每天把钱投进去,他们每天不断的努力准备着,但却一点收益也没有。(这家公司就是你的大脑,而钱就是你的时间和精力,收益就是成长。)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呢?

1. 对自己期待太高,希望一开始就达到很高的标准,一开始就能做好;

2. 怕做不好,别人笑话,为了自己的面子;

3. 给懒惰找借口,不断的暗示自己,自己还需要准备,进而不采取行动;

4. 害怕风险,不敢承担风险,所以迟迟不敢去做

其实,这句话的危害对于我们还是很大的

1. 所谓期望越大,失望越大,如果达不到自己的预期,就会有挫败感,更容易放弃和抱怨;

2. 因为在意别人的眼光,在意自己的面子,进而不去做自己不擅长的事情,自身技能永远没办法丰富;

3. 成为了阻止自己行动的最佳借口,最大阻碍,导致从来不去实践,当然也不会有改变和进步;

4. 因为害怕风险而迟迟不动,可能会错失很多机会和机遇;

事实上:“我还没有准备好”这种想法是错误的。首先,你永远不可能准备的足够好;其次,无论你掌握了多少基础知识,如果没有后期的实战,这些知识是无法得到巩固和提升的。学习就是为了去实践,实践更重要

那么该如何正确应对呢?

1. 对自己宽容些,不要要求那么高,这样才能积极乐观的继续做下去;

2. 快速掌握必要知识(核心知识),快速行动,最好是一边学一边实践,不断改进;

3. 不要太在意自己的面子,以自己的收获和成长为重点;

4. 长期持续的做下去,这样才会越做越好,收获和成长才会越来越大;

5. 如果发现总也准备好不,那就采用输出倒逼输入的方式;

6. 行动前想好方向和目标,别搞错了,否则就是瞎忙或是跑偏了。

”我还没有准备好“,这是一句阻碍你行动的借口。想一想自己生活中是否有过类似的经历,然后去改正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是谁 通过性格测试得知自己是ENFP ENFP ENFP是MBTI职业性格测试的结果之一。此类性格的人群被认为是...
    一枚冰儿阅读 3,552评论 8 1
  • 看到多田老师向礼求婚,我忍不住泪流满面。谈了一年半的恋爱,本以为年底结婚,可惜不到年中分手了。这下好了,下半年得好...
    云之飞阳阅读 1,170评论 0 0
  • 在ruby中想让class存储变量有两种方式。 class variable class instance var...
    wpzero阅读 3,335评论 0 0
  • 所有事情的价值都在于你怎么看待它。值月是一次很好的经历,让我在惯常的生活和工作中体验不一样的存在方式。当我决定做值...
    氪星人阅读 3,868评论 9 10